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13:35

——皋兰县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跟踪问效农民增收纪事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困扰甘肃省皋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2007年1月,皋兰县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在制定2007年常委会工作要点时,县人大代表巴怀忠等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扶持西岔镇上半川(四墩村、五墩村)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在科技培训、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扶持”的一条建议引起了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从这一年开始,皋兰县人大常委会确定了“第一年看发展,第二年看收益,第三年看巩固”的监督工作思路,通过调研,督办代表建议,进行工作评议等方式,连续三年对全县实施的农业产业化富民战略实施情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问效,农业特色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264元增加到2008年的2790元,2009年估计将达到3180元,增长幅度达14%。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日子宽裕了,他们都从心底里认为,这些成效与县人大常委会的连续跟踪与县政府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


  审议:敦促政府为12万农民增收破题


  2007420日至25日,皋兰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深入该县七乡镇,实地调研了该县实施产业化富民战略的进展情况。
  425日,该县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邀请30多名县人大代表召开产业化富民战略实施情况的座谈会,听取了该县农牧部门的工作汇报,广泛征求代表建议意见达6条。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结合实地考察了解的情况和征求到的代表建议意见,形成了质量较高的调查报告,于530日提交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在该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专题听取了县农牧局局长彭登嘉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县农业产业化富民进展情况的报告》,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县人民政府及农牧部门全力实施好产业化富民的主体战略,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产业化富民战略的意见》,提出了“做强产业、服务城市、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化富民战略的总体要求,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产业特色,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兴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针对调研组了解到的全县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不高,农技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不大,农资供销网点不健全,宣传发动不深入,农业基础设施不牢固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个树立六个加大”的审议意见,即:树立大农业发展的思想理念;一是加大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大农资市场的整治力度;三是加大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力度;四是加大发展劳务经济的工作力度;五是加大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力度;六是加大农产品注册的开发力度,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皋兰县人民政府接到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后,立即安排部署,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带队,农牧、财政、计划、水利等部门参与,深入全县七乡镇,再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研究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对策,及时制定出台了设施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启动了百里万亩农业绿色长廊建设,新建日光温室和高架大棚2500多亩,引进万和丰、同泰两家蔬菜保鲜龙头企业,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个,完成订单农业面积达10.5万亩,新建养殖小区5个,落实了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兑付资金522万元。在此基础上,投资270万元改造了西电干支渠,建成了朱家井坝系工程,投资467万元建成了文山至河口、六合村安全饮水工程和长川、老鹳、和平等3个村3座塘坝工程。
  2008年1月,县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财政、计划部门调研全县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总盘时,就农业专项投入提出了具体意见,县政府及发改、财政部门积极响应,确定了2008年农业投入的总盘子。据县财政局负责人介绍,2008年计划支出1349万元,实际支出6816万元,2009年计划支出1477万元,比上年增长了9.5%,进一步加快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
  2008215日,该县人大常委会分春播和秋收两个时段安排部署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调研工作。
  20084月和9月,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两次深入全县七乡镇,就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两个时段的调研,2008927日召开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专题听取了县农牧局局长彭登嘉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产业化富民这一战略,以服务城市,提升农业,发展农村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设施农业、养殖小区、市场体系、水利设施等四项建设,狠抓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创建和生态家园富民等五项工程,提升了高原夏菜,皋兰西甜瓜、皋兰金枣、种草养畜、红砂洋芋、玉米制种六大产业经济链已形成一定规模,有效保障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根据甘肃省出台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六大行动,结合全县农业实际,常委会组成人员最后提出了三条审议意见:要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推进农业向产业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市场意识、规范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拓宽劳务输转渠道,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针对县人大常委会提出的三条审议意见,20081016日,县政府及时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问题,破解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及时制定下发了《皋兰县农民培训方案》,举办科技培训班10多期,培训农民945人次。组织实施了县长一把手科技工程,引进西甜瓜品种27个,设立试验示范点16个,启动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高原夏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立了蔬菜无公害农药使用、生物肥使用示范点4个,完成和改造日光温室达1500亩,架大棚6000亩,塑料大棚9000亩。推进了以什川到西岔为主线,水阜川、黑石川为两翼的百里万亩绿色农业长廊建设进程,推进了以西电示范园区为主体,辐射阳洼川的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000亩。
  据该县农牧局负责人介绍,该县农业已逐步由种粮向种菜、陆地向设施、分散向集中、放养向舍饲和养殖小区转变,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据统计部门负责人介绍,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790元,比去年净增342元,增长14%,其中工资性收入957元,占34.4%,家庭经营收入1633元,占58.5%,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489元,非农产业收入144元,财政性收入7元,转移性纯收入193元。该负责人说,通过这组数据明显看出,这两年全县的农业产业发展非常快,成效也十分显著,特别是在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上有力度,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升。
  200919日,在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专门听取了县农牧局局长彭登嘉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全县农牧工作安排的报告》,组成人员对县政府提出的全县农牧工作的目标任务、十大重点项目和工作措施均表示满意,并建议农牧局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加快推进力度,确保顺利实施。
  根据全县农牧工作安排,2009620日,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对上半年全县农牧工作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重点项目启动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视察,对发展设施农业项目、完成农村沼气池建设项目、发放农机具等工作的进展情况予以充分肯定。同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2009710日,县人民政府根据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热情高的实际,加大扶持力度,实行特事特办,对秋季发展设施农业的群众实行优惠补贴农田水价补贴政策,采取“财政部门补一点、水利部门贴一点、群众筹一点”的方式,农田水价由原来每立方米0.25元降为0.1元,复种面积也从去年3.2万亩的基础上增加到5万亩,粮经比例由上年的5644调整为5545,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009920日,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成调查组,对农牧局实施的十大重点项目进行了调查视察,对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西甜瓜新品种推广项目、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进展情况予以充分肯定,督促农牧局加大工作力度,按照制定的工作计划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底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县农牧局统计,截至今年9月,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4800万公斤,蔬菜总产量达到1.8亿公斤,瓜类总产量达到8500万公斤,油料总产量达到420万公斤,肉类总产量达到700万公斤,蛋类总产量达到220万公斤,鲜奶总产量达到22万公斤,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逐步显现。
  据县农牧局经管站负责人测算,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达到3180,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744元,比去年增加293元;二、三产业收入721元,比去年增加34元;转移性收入213元,比去年增加20元;劳务输出收入492元,比去年增加40元;财产性收入10元,比去年增加3元,农民收入逐年稳步提高。


  督办:了却群众多年夙愿


  自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该县人大代表围绕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多条涉及农业方面的代表建议和意见。该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通过广泛征求代表意见,每年确定1-2件农业方面的代表建议意见,采取主任会议督办,代表小组督办,专项调查视察和人大政府分管领导集中督办等形式,开展督办月活动,约见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询问,听取专项汇报,视察办理现场,零距离与代表沟通办理思路和措施,对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二次、三次会议期间6条农业方面的代表建议意见进行跨年度滚动督办,政府办结率达100%,代表满意率达100%
  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西岔代表团巴怀忠等代表提出“关于扶持西岔镇上半川(四墩村、五墩村)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在科技培训、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扶持”的建议。该县农牧局针对西岔镇上半川适宜发展荷兰豆、甜脆豆的实际,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社和田间地头,围绕荷兰豆、甜脆豆等农产品栽培技术进行专题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投入资金4.5万元,在四墩等村实施膜下滴灌节水节肥技术推广项目,推广面积达100亩;组织实施西岔川绿色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提供地膜1.2吨,带动群众种植蔬菜2000多亩。
  就石洞代表团王树栋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扶持石洞镇果果川、蔡河川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建议,该县农牧部门把设施农业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性措施来抓,制定优惠政策,多方整合资金,在石洞镇果果川、蔡河川发展设施农业850亩,其中,魏家庄村200亩、豆家庄村200亩、文山村250亩、蔡河村150亩、涧沟村50亩,全部完成了建设任务。
  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期间,西岔代表团杨延虎等代表提出了“关于扶持扩大西岔镇四墩村、火家湾村养殖小区建设,重点在水电路和暖棚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的建议。该县积极争取扶持资金10万元,建成了西岔镇四墩村养殖小区,养殖户达12户,对火家湾村、五墩村发展养殖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黑石川代表团提出“关于继续扶持黑石川白坡村黄哈喇、三和村发展肉羊集约化生产小区,红柳村发展养殖小区,中窑村发展肉牛养殖小区,各方面予以倾斜,促进黑石川乡养殖业大发展”的建议后,该县加大对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投资10万元,建成红柳养猪小区,存栏达3000多头;争取资金10万元,建成中窑养牛小区,存栏达100多头;投资560万元,在三和村建设年存栏达10万只的蛋鸡场,建成5栋鸡舍,存栏达5万多只。并积极与华陇公司联系,建成以大横村为主的养鸡基地,规模养殖户达50多户,为黑石川乡产业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
  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黑石川代表团提出了“关于加快大横、三和等村养殖业发展提供优良种养技术,给予资金扶持”的建议。该县深入大横、三和进行多次调研,按照群众意愿,成立了大横村腾达养殖协会,在资金技术方面予扶持,户均饲养肉鸡3000只;在三和村建成以康美蛋鸡养殖小区为龙头的养殖基地,列项申报了10万元蛋鸡生产以奖代补扶持资金。
  黑石川代表团杨国生代表提出的“关于成立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加大高效农业推广力度,真正使群众得到实惠”的建议,得到该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作为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的主要途径来抓。在黑石川乡中窑村引进推广设施西瓜、西甜瓜,发展高架大棚200亩,在白崖村示范推广设施洋芋24亩,引进LK99、早大白、中薯、夏波地、新大坪、布尔斑克等新品种6个,开展试验3项。并成功引进日光温室“一边倒”油桃、毛桃、樱桃等特色新品种,在西电园区示范种植80亩。通过这些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和示范,调整了种植结构,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民收入。


  评议:县农牧局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开展工作评议是皋兰县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督促政府工作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的一种有效方法。
  2009年1月初,皋兰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县农牧局为2009年被评议工作部门。之后主任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确定了县农牧局工作评议的指导思想、评议内容、评议步骤,制定了工作评议方案,成立了评议组,具体组织实施。至此,2009年评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420日,县人大常委会按照评议方案,在县农牧局会议室如期召开了全体农机干部、部分县人大代表参加的工作评议动员大会,听取了县农牧局的工作报告,征求代表意见和建议15条。
  5月,评议组利用一个月时间与部分县人大代表一起深入什川、黑石、西岔、水阜等七乡镇,召开座谈会10多次,听取了乡镇村基层单位对县农牧局的意见建议,同时,评议组赴兰州市农牧局进行走访调查,征求意见建议,全面了解了县农牧局的工作情况,及时撰写县农牧局初评意见,提交主任会议进行了研究审定。
  619日,该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了工作评议大会。这次会议专门邀请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常千宗参加并指导会议,县法检两院、政府23个工作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同时还邀请了最基层部分县人大代表,参会人数达100余人。
  评议大会上,全体参会人员听取了县农牧局负责人所作的《皋兰县农牧局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评议组提交了《对皋兰县农牧局的初评意见》,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针对县农牧局工作汇报及了解到的情况,充分肯定了县农牧局近年来的工作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达6条。
  会上,全体参会人员发言气氛非常活跃,特别是基层人大代表,表现更为活跃,面对面与政府人员对话,形成互动场面,现场解决处理了3条涉及设施农业发展、农民技能培训等问题。同时,由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25人参与,对县农牧局工作进行了无记名满意度测评,最终确定为满意。县农牧局负责人代表本部门结合自己查找出的问题及参会人员提出的意见,进行了现场表态,作出承诺,表示通过整改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县农牧局接到县人大常委会的评议意见后,多次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议进行研究,并邀请提出意见建议的组成人员一起商讨,了解提出意见建议的意图和办理效果,研究整改措施,形成了具有操作性的整改方案,同时成立了有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县农牧局评议意见整改领导小组,实行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主管人员三级负责制,明确整改目标、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明确整改责任,从思想作风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农民科技培训、农资市场监管、开拓销售市场、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等八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整改。
  7月至9月,县农牧局按照整改方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整改。在此间,评议组带领县人大代表深入整改现场进行督促检查,并对工作中出现的疏漏进行纠正,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925日起,县人大常委会根据县农牧局报来的书面整改报告,带领调查组深入整改现场,一条一条进行了检查验收,并与部分代表、群众进行了座谈交流。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和群众对县农牧局这次制定的整改措施和整改结果均表示满意。
  在这次整改过程中,县农牧局高度重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一定一地进行自查自纠。目前,人大提出的6条评议意见已全部落实,并延伸整改超额完成两项工作。
  就评议中提出的“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意见,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县农牧局采取党总支中心组和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主体辅导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的方式,学习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农技推广法等20多部涉农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了农机干部的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克服了“办事难、态度蛮、纪律散、作风浮、工作拖”等作风问题,提高了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针对“创新理念,强化措施,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意见,县农牧局经多方考察论证,提出了“大力发展城郊经济、城市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农村发展新思路,重点实施“1113355”工程,即到2012年高原夏菜面积达到10万亩、畜禽存栏达到100万头(只)、优质林果面积达到1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万亩、制种面积达到3万亩、西甜瓜面积达到5万亩、红砂洋芋面积达到5万亩,实现“三个一”的目标,即一村一个塘坝、一户一亩设施农业、一家一个劳务输转。
  就“加大对农民土专家、田秀才的选聘培养力度,健全基层农机服务网络”的评议意见,县农牧局及时建立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30名科技特派员包村蹲点,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制定下发了《村级农民技术员选聘方案》,在重点产业村选聘70名村级农民技术员,每人每年落实补助2000元。选聘安排了30多名纯农户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有技术员、社有技术带头人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形成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长效机制。8月底,对全县农民技术员和县乡技术干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共举办科技培训班72期,培训农民1.5万人次,印发农业科技资料2.6万份,送科技下乡咨询18场次。
  针对“开拓和完善市场体系,保证农产品的顺畅流通”的评议意见,县农牧局对现有10家蔬菜保鲜龙头企业、18个专业合作社、34个协会进行了扶持、培训、规范,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制定了章程。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同时,设计制作了统一的高原夏菜、西甜瓜包装,实现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统一标准、统一指导性价格”上市销售。并通过召开西甜瓜推介会、建立直销点等措施,扩大销售渠道,皋兰的优质瓜菜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
  在完成规定整改动作的同时,县农牧局及时研究制定了《皋兰县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互换、出租、入股、委托流转等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使用权,发展规模生产经营。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3561户,流转面积10886亩。
  “通过连续三年的监督,我们见证了皋兰县特色农业的发展进程,也得到了全县12万农民的认可。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三农’工作,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对此,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恩玉满怀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