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人大做决定 党委来检查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13:54

——酒泉市委检查人大生态治理“三个决定”落实情况


通过20多年的保护,许多极旱荒漠野生珍稀动植物的数量明显增加。这是99,陇原环保世纪行“自然保护与生态文明”记者团在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了解到的情况。
  瓜州县境内的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尽管该保护区生态系统和功能脆弱,各类生物数量稀少,但这些生物代表着其对特殊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具有特殊的保护价值。
  为此,甘肃省在19876月建设了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199210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分布有戈壁、丘陵、盐沼、山地、低地盐生草甸等多种生态环境,以典型的极旱地区动植物为保护对象,其中包括了泡泡刺、红砂、黑柴、珍珠、裸果木等珍稀物种。
  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杨增武介绍,通过20多年的保护,在该保护区内植物种树由原来的346种增加到了现在的380种,增加了34种,同时动物的遇见率也明显增加。
  杨增武介绍,这一地区降水量稀少,全年降水量平均为40毫米,但蒸发量达到了3000毫米,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珍稀动植物将面临数量急速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水的问题,是改善自然保护区生态的关键,也是解决酒泉市生态问题的关键。酒泉市副市长王敏说,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这一变化,可以说是市人大常委会“三个决定”取得初步成效的一个缩影。


  酒泉市沙化土地仍在以
  每年20万亩的速度扩张
  
  酒泉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土地总面积192万平方公里,北部被巴丹吉林、库穆塔格两大沙漠包围,从东到西形成了近千公里的风沙线,自然生态环境脆弱,风沙灾害频繁,沙漠、戈壁及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191亿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668%。
  王敏说,全市森林面积540万亩,森林覆盖率187%,低于全省1 342%和全国近20%的水平,成为甘肃省乃至全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年均降水量36毫米至176毫米,蒸发量2005毫米,降水量远远跟不上蒸发的需要,干旱缺水,天然湿地逐年萎缩,生态环境还在不断恶化。
  据土地沙漠化普查报告显示,酒泉市的沙化土地仍在以每年20万亩的速度扩张,全市每年因风沙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污染、耕地沙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间接经济损失年均近亿元,仍在极大地威胁着全市人民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王敏认为,目前全市生态面貌的总体趋势是,绿洲内小环境通过积极的人工治理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绿洲外围由于大气干旱、生态用水补充缺乏以及放牧超载等原因,自然生态资源面积萎缩,土地荒漠化、沙化和盐碱化程度持续加剧,沙尘天气的次数和强度有增无减,整体大环境仍在呈现恶化的趋势。
  
  土地沙化的天灾“人祸”
   
  造成酒泉市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持续加剧的原因,王敏认为是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他说,从长远看,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从近期看,人为因素对破坏生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王敏说,酒泉市深居内陆,呈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平均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多毫米,降水量远远不能跟上蒸发的需要,造成了天然湿地逐年萎缩。由于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全球大气变暖,气温升高,河西走廊人民赖以生存的祁连山冰川受温度影响,融化速度加快,加之自然降水大大减少,造成雪线逐年上移,近20年来水总量减少近20亿立方米,年均1亿立方米,使天然绿洲的需水量大量减少。
  来水总量在减少,人口却在增加。王敏说,上世纪50年代初,酒泉市有30多万人,而目前达到了100万,增加近70万。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接受省上各种因素移民157万人,占酒泉农村人口的45%。人口增加造成土地需求、日常生活需求等用水总量大大增加。
  据有关数据,酒泉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上世纪50年代初为90万亩,现在增加到了326万亩。王敏说,耕地面积增加,必须依靠兴修水利来保灌农田,疏勒河、党河等许多河流上游都修建了蓄水库,导致了下游天然植被的供水量大幅度减少,加剧了沙漠化进程。
  由于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河水不能满足需求,地下水抽取量急剧增加,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米至10米。王敏说,地下水位的下降,导致一些原本依靠地下水生存且根系不够发达的植物大量枯死,加剧了沙漠化程度。
  草原超载放牧也加剧了沙漠化进程。王敏说,近些年来酒泉畜牧业发展较快,畜群大量增加,超载过牧,可利用草场已由过去的每个羊单位占有面积85亩下降到了19亩,减少4倍,造成草场覆盖度严重下降,天然草场不断退化,裸露沙地不断增多,沙线不断前移。据统计,酒泉市6900余万亩的天然草场中,退化草场已达近3000万亩,占到了可利用草场的40%以上。
  
  “三个决定”出台  
   
  生态危机,引起了酒泉市人大常委会的注意。早在2003年,酒泉市一届人大常委会就根据当地生态现状,作出了《关于禁止农村无序移民的决定》和《关于禁止无序开垦荒地资源的决定》,2004年,又作出了《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决定》。
  “三个决定”发布实施6年来,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对“三个决定”贯彻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常委会听取、审议市政府贯彻实施“三个决定”的专题报告,并根据报告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落实、整改。
  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农环委主任张克绪说,《关于禁止无序开垦荒地资源的决定》规定,严禁在荒芜多年的荒漠戈壁上开荒扩地,采石挖沙,破坏现有植被。这个决定还对在荒漠、草场、湿地、天然林林地,地表水、地下水不足地带等区域的垦荒行为作出了禁止的规定。
  酒泉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富裕,水资源相对紧缺地区。张克绪说,酒泉的生态已难以承受现有人口,如果任人口继续增加,必将给酒泉的生态带来灾难。酒泉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禁止农村无序移民的决定》,根据不同情况,对移民问题作出了严格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坚决禁止无序移民。
  生态的问题,也就是水的问题。张克绪说,在地表水无法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在科学开采利用地下水上做文章。为此,酒泉市人大常委会根据对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作出了《关于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决定》。决定规定,各级政府要公开地下水资源信息,公开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管理措施。决定对打井开采地下水进行严格禁止,要求采取强制措施制止打井行为。决定还就定期补充地下水浇灌生态林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王敏说,这三个决定,是市人大常委会为保护生态作出的重要决策,为全市搞好自然生态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他认为,近年来,全市严格执行了这三个决定,有效保护了自然生态资源,遏制了生态面貌的恶化进程。
  
  自然生态得到保护和恢复  
   
  酒泉市政府高度重视“三个决定”的贯彻落实。王敏说,在贯彻人大常委会决定过程中,市政府于2004年制定了《酒泉市荒地资源开发管理暂行办法》和《酒泉市农村移民管理暂行办法》,2005年制定了《酒泉市地下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
  各县(市、区)也结合实际都制定了响应的配套办法和制度,明确了对无序开荒、移民、打井行为处理办法和责任追究范围,规范了开荒移民和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规范了地下水资源管理的责任和权限,新打和更新机井都必须经县(市、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报市政府统一审批。对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和耗水量大、收益较低地区采取关井压田、机井定量取水等一系列新举措,仅敦煌市就在决定实施的前3年关井300眼,压减耕地5万亩。
  为了有效遏制湿地沙漠化,酒泉市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多措并举,不断加大以湿地和天然沙生植被为主的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生态保护功能不断增强,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王敏说,近年来,酒泉市按照“大范围封育、小区域治理”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天然沙生植被封育保护工作,累计实施封滩育林面积550万亩,在绿洲外围建成了一道防风固沙的天然绿色屏障,有效地阻止了周边沙漠对湿地的侵蚀。

  目前,全市还建立自然保护区1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达7336.4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5.5%。特别是近5年来,先后建立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个就是为保护湿地而设立的,保护面积达到了3030万亩,为保护全市湿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封滩禁牧工作,不仅使天然草场退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而且使河流源头湿地蓄积涵养水源的功能得到了加强,有效地延缓了高山和河流源头湿地的萎缩。
  针对湿地保护和农业用水矛盾突出这一现状,为了有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酒泉市大力发展低耗水、高效益农业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和项目带动,大力推广需水量少的农作物,改变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引导农民压棉扩经和采用滴灌、管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滴灌面积10万亩。

  通过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敦煌月牙泉的水位不仅有所上升,而且一度出现了“二泉映月”、“三泉同显”的景象。酒泉市统筹水资源利用,补充湿地水源,严格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止无序移民、无序打井、无序开荒的“三禁”决定,保证了湿地水资源得到补充。

  王敏说,为了应对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贯彻落实“三个决定”,酒泉市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全市目前共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87万亩,实施封滩育林育草面积328万亩,实施退牧还草面积1910万亩,森林总面积达到54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7%,比“九五”末提高0.5个百分点。同时还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遏制了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旅游景区、绿洲区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监察工作,排查消除了一些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隐患。对党河上游水电站的建设实行了建设项目单个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项目建设者对因工程建设占用和破坏的地区采取切实可行的补偿和恢复措施,维护工程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重视开挖边坡及碴场的防护,通过集中挡护弃碴和种植林草植被等绿化工程,保护了水土资源,使党河上游生态环境、水环境有所改善。
  王敏说,市人大常委会的“三个决定”,有效改善了当地自然生态,自200810月中旬以来,约有上万只白鹳、黑颈鹤、大雁、丹顶鹤、天鹅等二十余种国家一、二级珍稀鸟类齐聚盐池湾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平草湖,作为越冬迁徙途中的中转站,为保护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市委检查决定贯彻落实


  200973日,中共酒泉市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三个决定”执行情况检查的通知》,这是市委首次专门发文检查人大常委会“三个决定”的执行情况。911日,中共酒泉市委召开“三个决定”执行情况检查工作汇报会,专门听取了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对前一阶段“三个决定”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的汇报。
  汇报会上,中共酒泉市委副书记詹吉有说,2003年市人大做出禁止无序开荒、禁止无序移民、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决定和市政府出台相关配套管理办法后,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贯彻落实,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乱开荒、乱打井、私自接受移民的现象有所遏制,“三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詹吉有说,但从这次检查情况看,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切实把“三禁”工作抓紧抓好。要健全机构,县市区要成立“三禁”工作办公室,抓总协调,集中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办法。要建立管理责任制,县市区一把手要负总责,分管领导要主抓,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发动群众进行广泛监督。
  酒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喜成在会上说,贯彻落实“三禁”决定,关系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处理好农民增收与外来移民脱贫的关系,既要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以12%的速度增长,又要千方百计抓好移民的脱贫增收,二者不能偏废。
  王喜成说,要处理好加强外来流动人员管理与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外来人员在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不足方面的作用,又要加强管理,让外来人员有序流动。要处理好计划开荒、打井与无序开荒、打井的关系,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审批,私自开荒、打井。
  王喜成说,要处理好加强地方管理与驻地单位紧密配合的关系,共同做好“三禁”工作。要处理好外来务工人员与已迁入移民的关系,严格移民管理,防止移民带移民现象的发生。要处理好加强制度管理与重奖严罚的关系,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调动广大群众力量进行监督。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核实这次检查出来的违规问题,视其不同情况,分类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