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加快教育布局调整 共享优势教育梦想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20 16:33:15

——西峰区人大两届五年跟踪问效教育事业发展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的庆阳四中,操场上悄然停放着22辆印有西峰教育字样的橘黄色大轿车。
  近日,这一道明亮的橘黄色风景引来了市民的驻足观看和纷纷猜测。
    
这是西峰区教育局为首批实行寄宿制学校配备的免费接送学生的交通工具。
  这道明亮橘黄色的背后,是西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变化,是西峰区政府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努力,也是西峰区两届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


  代表视察,拉开了两届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跟踪监督的序幕


  200312月,时近岁末,一年一度的各级人代会进入紧张的筹备阶段,按照西峰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要组织省、市、区各级人大代表进行会前集中视察。
  在征求代表视察议题时,许多代表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教育事业。
  在对全区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视察后,代表们发现,全区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令人揪心。
  校舍极为紧缺。全区校舍建筑总面积为38.8万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积为20.7万平方米,生均2.61平方米,按规定标准生均3.5平方米来计算,尚缺7.05万平方米。全区公办的19所中学、123所小学中,其中有危房的学校达79所,占56%
  学校经费严重不足,正常开支运转十分困难。按照《甘肃省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预算标准》规定,地方财政每年应核拨一定数额的生均公用经费,其标准为初中生每人每年180元,小学生每人每年130元。但由于西峰区财政困难,仍在欠账。
  学校基建负债数额大,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据统计,全区教育基建欠账高达1442.8万元,其中农村中小学基建欠账达788.8万元。
  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人才不足。全区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68.7%,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仅为48.4%。这些问题不仅给教师思想上造成不稳定因素,而且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视察中,代表们还对民办学校给予了特别关注。代表们发现,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民办学校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对民办学校的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在教师业务培训、职称晋升、教研督导等方面还没有纳入统一教育管理体系。
  严峻的现实令代表们揪心,也引起了西峰区人大常委会一班人的关注,一场历时五年跟踪监督教育事业发展的接力棒举了起来。
  2004年,督查代表教育工作视察提出的建议落实情况被列入区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点。
  828日至93日,西峰区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生有带领由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工委、区教育局相关人员10人组成的调查组,历时7天时间,先后到肖金、陈户、温泉、彭原等乡镇和城乡的11所中小学校,采取听取乡镇汇报,召开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代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查阅教案、听课等方法,对全区教育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组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6场次,发放调查问卷200多份,重点对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教育改革以及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有关对教育质量影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
  913日,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全区教育质量工作专题报告。随后发出的审议意见指出,尽管全区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在历数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管理工作城乡不平衡、教育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后,意见特别指出,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教育质量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接力棒接续,跟踪监督的范围转向深入
    
  时隔一年,2005919日至25日,西峰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教育工作的调研再次展开。

  这次调研规模更大,区人大常委会和区政协联合成立了专题调研组。
  调查组深入到区教育局、区直各学校和乡镇学区(校),分别召开学校校长座谈会18场次,教师代表座谈会21场次,家长代表座谈会9场次,实地考察各类学校25所,发放调查问卷1100多份,采取听取汇报,查看会议记录、财务账目、学校管理制度,抽查教案作业,抽查学校领导代课、听课情况及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情况,对全区教育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困难有了较为明晰的把握。
  可以说,这次调研对西峰区的教育工作现状翻了个底朝天。随后,一份长达331万多字的调研报告送交西峰区委和区政府。报告直言不讳,提出虽然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指出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整改落实,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而且社会上对新出现的问题反响较大。
  2006年底,换届工作开始,西峰区六届人大常委会产生。但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并没有忘记那份33页的调研报告,没有忘记上一届人大常委会对教育工作的关注,依然把接力棒紧握在手中。
  200710月,西峰区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成立了专题调查组。只不过,这次是对全区的职业教育及就业情况进行专题调查。
  111日,西峰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全区职业教育工作的汇报和区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关于全区职业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随后发出的审议意见指出,全区职业教育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学校的努力工作下,依照《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中央、省、市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抢抓机遇、提速发展,紧密联系全区实际,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在学校规模、硬件建设、教育教学、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实训设施、专业设置等方面位居全市乃至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审议意见还特别总结出了全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四个特点:职业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变化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招生就业形势前景广阔;服务地方经济成效显著。
  审议意见同样直言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社会普遍对职业教育认识不高,重视程度不够;职业教育机构数量偏多、设施不足、资源利用率不高;经费投入不足;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在该区未开展。
  审议意见提出,职业教育工作要从转变观念,加大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区职教中心的作用,从人员、资金、机构方面进行健全和充实;整合职教资源,发挥现有学校最大效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尽快建立起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等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继续跟踪,全区教育规划被写进审议意见书,区政府实施意见快速出台


  为了孩子的笑脸,为了我们的明天。区人大常委会连续多年的跟踪问效,总能拨动社会各界合理办好教育的神经。西峰区的教育事业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一步步向前发展。 
  20088月下旬至9月底,历时近40天,西峰区人大常委会又完成了一次对全区教育工作的调查。

  这次调查,旨在对五年来的跟踪监督进行一次盘点。
  事先,西峰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发出了《关于听取和审议区政府教育工作报告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常委会副主任齐生有、曹富珍、惠得琴和区人大常委会各委办主要负责人及部分区人大代表组成的全区教育工作审议调查组。
  在学习熟悉政策法规、严格程序、细化分工的基础上,99日,召开了区教育局全体干部职工、初中以上学校及城区各学校校长参加的动员大会,对审议工作全面动员安排。
  911日,在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大会上,对教育工作进行了民主测评,共发出测评表68份,收回68份,满意票68张,满意率达100%。
  随后,审议调查组先后召开了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干部职工以及与教育工作相关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深入全区8个学区,17所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对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校园环境、教案作业以及灾后重建等实地查看、座谈了解,共召开座谈会19场次,参加人员达到600多人次。发放问卷调查表363份,个别谈话、走访了解110多人次,共征求到意见、建议42条,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全区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调查中发现,这五年来,在区人大常委会的连续监督下,全区教育工作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高,督导管理扎实有效,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还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师学科结构比例失衡、教育主管部门人员力量配置不足等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学校生源急剧下降,而城区学校生源剧增,致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农村教育资源极大浪费,城区学校超负荷运行,学校班额大,学生入学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突出存在,这也是学生家长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同时,率先在显胜小学实施的寄宿制学校模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由此可见,加快教育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1031日,西峰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人民政府教育工作专项报告。随后,向区政府下发了审议监督意见书。
  这是西峰区人大常委会2008年发出的1号审议意见。在审议意见中,区政府提出的中学教育城市化、小学教育城镇化、职业教育规模化、学前教育规范化规划被充分肯定,并要求区人民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重视和解决全区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兼顾,认真研究,下大力气,狠抓落实,推动全区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同时,审议意见书提出,区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立足长远,进一步提高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全面安排部署教育工作,尽快制定出台西峰区关于全面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要加大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额返还教育、用于教育,及时核拨各学校公用经费,确保上级教育专项及时拨付到位的同时,加大学校教学实验器材等内配设施的投入,逐步解决教育基建欠账问题,消除债务包袱;要加强管理,全面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教师调配管理,落实领导干部联校议教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教育教学工作督导调研的长效机制;要统筹兼顾,全面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为了使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意见得到落实,更为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西峰区人民政府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意见书的内容要求,快速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根据全区目前农村学校布点多、容量小、生源少的现状,本着立足实际、示范引导、撤并给合、先建后撤、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对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确保了教育布局调整的有效实施及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意见书的切实落实。
  20091124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区政府关于教育专项工作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提交这次会议进行了审议。
  而在此前的2009年10月,西峰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典型经验在全省基础教育现场会上交流后,得到了省上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据悉,截至目前,有兰州市皋兰县、天水市麦积区、平凉市静宁县等县区组织人员前往西峰区进行了参观学习。《中国教育报》、《甘肃日报》、《陇东报》、甘肃电视台、庆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也对西峰区实施教育布局大调整这一惠民工程作了专题报道。
    
据悉,西峰区将计划用两年时间筹资5亿多元,完成全区教育布局大调整工作。2009年筹资2.3亿元,完成5个学区、77所中小学校撤并,改建、扩建全日制寄宿制学校15所,实现1.74万名学生寄宿就读。截至目前,已有11所寄宿制小学正在改建、扩建之中,第一批已有26所中小学校撤并,这些学校原有的学生已实现了与城里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共同享受现代化优质教育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