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听取省上金融单位汇报 马青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5-26 09:31:41

  
  5月22日上午,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全省农村金融创新情况专题调研组召开座谈会,听取省上金融单位相关汇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调研组组长马青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农发行甘肃省分行、农行甘肃省分行、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金融单位相关人员汇报了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农政策,鼓励和引导各金融机构下沉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并依法依规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通过政策性担保、贷款贴息、保险补助等方式,撬动金融资金投入“三农”,显著提升了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的深入实施,着力在金融支撑上下功夫,先后制定出台《甘肃省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向农村、小微企业、弱势群体提供差异化、公平化的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了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担风险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拓展了“三农”保险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担保公司已覆盖58个贫困县,融资性担保公司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在全省组织开展“金融扶贫攻坚行动”,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新型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60多种,惠及1500多家涉农企业和250多万农户。
  在听取相关汇报和大家的发言后,马青林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非常重视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对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方式做出了一系列部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省是一个农业省份,“三农”发展基础相对薄弱。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农村金融创新视为破解我省“三农”资金短缺、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思想观念以及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战略来抓,各级政府金融工作机构和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相关金融企业开展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在“如何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如何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如何防范农村金融风险”、“如何扶持农村金融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有效地推动或创新了妇女小额贷、双联惠农贷、产业富民贷等金融产品,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的生产力。
  马青林指出,近年来,我省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有一些亮点和出彩的地方,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服务主体少,农村金融服务与实际需求脱节,农村抵押资产处置变现难,农业保险定损难、理赔金额少,贷款手续多、审批难,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相对缓慢等方面。破解这些难题,全省各级政府及其金融工作部门要发挥好农村金融改革推动者、指导者的作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配合中央金融企业做好改革创新试点,积极指导本省金融企业不断总结经验,稳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同时,要动员金融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进来,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创新农村金融工作方式,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马青林最后说,当前,我省农村金融创新工作与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都有紧密联系,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此次专题调研,是新时期、新阶段人大工作对应党和政府重点工作的具体表现,是顺应农民期待和社会关切的有力之举。通过此次调研,专题调研组会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掌握有关问题,将结合全省的实际从人大工作的角度提出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机制、工作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希望对促进政府工作、从法律法规层面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起到一定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全省农村金融创新情况专题调研是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确定的重点调研课题之一。4月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已向全省14个市州人大常委会和省政府相关部门、部分金融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发文,要求配合开展好此项专题调研。此次座谈会后,省人大常委会将组织由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农办、省政府金融办、省扶贫办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题调研组,到平凉市、武威市的部分县区开展实地调研。( 作者:张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