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联帮扶促发展 为民解忧献真情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6 17:42:40
泾川县 实施六项帮扶措施 确保双联收到实效
2012年以来,泾川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在红河乡东庄村认真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组织机关帮扶干部先后15次深入该村,与帮扶农户交朋友、结对子,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制订帮扶规划的基础上因户施策,着力实施“六项”帮扶措施,使双联行动收到显著效果。
产业帮扶。人人入户进园,亲自动手,帮助村民对全村800多亩果园实施标准化管理;统筹规划,实施老君湾建设杂果基地改土工程700亩、扶持新建蔬菜日光温室12座;多方筹资,为帮扶户投放二元杂交母猪32口、种公猪3口;协调种植苜蓿200多亩,有效解决了肉牛养殖畜草不足的问题。
设施帮扶。多方筹资,为老君湾、石家湾、赵湾三个纯山区小组新修引水工程2处6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三个村民小组83户320多人的饮水困难;对老君湾居住分散的15户农户实施整体搬迁;对老庄组至姚哈村阴山组道路进行砂化改造;为东庄村部捐赠电脑2台,购置办公桌椅12套。
培训帮扶。组织全体帮扶户前往党原乡、王村镇以及福润禽业、润泰牧业等龙头企业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致富信念;先后5次举办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农民324人次;及时提供务工信息,组织全村75%以上的劳力外出务工。
生活帮扶。在春耕生产启动的关键时刻,筹资为全村220户村民购买发放春播化肥8800公斤、捐赠地膜160公斤;并对34户残困户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3400元。
健康帮扶。基于边远山区群众进城看病不方便这一现实,组织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在帮扶村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义诊活动,共接待义诊群众824人次,做B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275人次,发放各类疾病预防资料1200余份。
信贷帮扶。协调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23户47万元;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为帮扶户脱银成发展养猪产业协调贷款15万元;积极开展双联惠民贷款政策宣传,全力协调做好双联惠民贷款落实。
据统计,泾川县人大常委会机关19名干部职工2012年共帮扶红河乡东庄村贫困户33户,目前该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278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出色地完成了全年帮扶目标任务。 (卢林福)
临泽县 “四结合四促进”助力 双联行动稳步推进
临泽县倪家营乡人大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积极开展“四结合四促进”,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结合中心工作,促进转型跨越发展。该乡各联村代表小组和联户代表结合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乡人大统一安排,深入村社、田间地头、农户院落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梳理当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中存在的优势条件和制约瓶颈,做到在帮扶中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通过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县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定群众转变发展方式、调优产业结构的决心和信心,同时要求各代表小组会同两委班子研究解决一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最关注、最期盼的问题,争取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已顺利解决全乡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方面的21个难题。
结合联村实际,促进主导产业发展。该乡各联村代表小组立足实际,积极帮助联系村分析查找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帮助困难户分析困难原因,找准困难症结,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其中,第四代表小组积极同市、县国土局协调联系,帮助倪家营乡梨园村规划设计、修建养殖小区1个,同时协同县旅游局帮助南台村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组织117户农户集体入股购买旅游大巴15辆,目前该村已建成基本完善的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第一代表小组主动同帮扶单位县政协办和县农委联系,为汪家墩村协调帮扶资金2万元,购买化肥2吨,帮扶日光温室受灾群众16户、特困户4户、贫困户8户、走访慰问农户110余家,调解矛盾纠纷4起,并与村两委共同制定了汪家墩村“一河、一区、一精品”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以帮助该村群众尽快走上脱贫之路。
结合培训提技术,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倪家营乡人大和联村代表小组、联户代表结合全市“30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和全县“11555”农村能人培养计划,依托乡农科教培训中心、村务活动中心,围绕产业发展需要,联系种子企业,根据农时季节特点,采取科技宣讲、现场指导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了玉米种子、设施蔬菜、红枣标准化栽培管理、旅游开发、奶肉牛养殖、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等培训50多场次,参训人员达2400人,将“科技富农”这一思路落到实处。
结合矛盾化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该乡各联村代表小组和联户代表深入联系点,排查化解各类矛盾。截至目前,各代表小组和代表共化解信访积案4件,接待来人来访46人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7件,调成67件,有效维护了倪家营乡的稳定和谐。(张之信)
正宁县 围绕“六项行动” 继续推进双联
正宁县湫头乡人大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与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六项行动,引导人大代表在深入群众的实践中锤炼党性、转变作风、增长才干,有力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
“春风行动”送期盼,“面对面”进行帮扶。湫头乡人大紧密结合各村(社)发展需要和群众实际需求,按照“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群众想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的原则,深入广泛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科技、送项目、送信息、送健康、送服务“八送”活动,着力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创业致富能力。截至目前,湫头乡人大共为群众送去《政策宣讲读本》、《农村法律法规宣传手册》1500多册,《民情连心卡》186多份,印发各类宣传资料3000多份,培训农民工4200人次。
“连心行动”结穷亲,“心贴心”倾听民意。湫头乡人大把双联行动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全乡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深入联系点认亲结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体验农村生活,了解群众困难疾苦。在结亲交友的过程中,共收集上学难、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等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80多件,关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等需长期规划解决的意见建议10余条。
“引领行动”找出路,“点对点”共商对策。湫头乡人大在掌握第一手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村情集体“会诊”,对民意梳理“把脉”,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立足现阶段村情民情,从当前群众最急、最盼、最需的事情出发,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方,精心制定帮扶计划和具体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可行操作。目前,该乡人大帮助联系村制定扶贫开发奔小康的发展规划7个,为联系户制定脱贫致富发展计划487个,上交“为联系村户办实事”工作计划18份。
“安民行动”化纠纷,“肩并肩”共促和谐。湫头乡人大坚持把保稳定、促和谐作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的重要内容,组织代表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调工作,以“早知道、早反映、早处理”为原则,做到矛盾在源头控制、纠纷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予以回应并妥善解决,促进邻里和睦、民族团结、大局稳定。目前,帮扶小组共帮助解决各类矛盾纠纷24起。
“惠民行动”解民忧,“实打实”解决难题。在具体分析所掌握的基本村情、产业基础、贫困原因及帮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湫头乡人大双联行动小组主动帮助联系村解决饮水、用电、行路等急迫问题,为联系户寻找致富门路,协调解决就医、就业、上学、养老等实际困难。共为群众兴办实事80多件,开展宣讲23场(次);结合春季农业生产,为特困户送去农膜1.75吨、化肥3吨。
“示范行动”树典型,“一带一”共同进步。深入开展争当“五好媳妇”、“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家庭户”和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着力挖掘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好做法、联系单位和干部在为民富民中所积累的好经验、乡村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好典型,以达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师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