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效东在平凉调研基层人大工作时指出 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4-10 08:49:45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效东(右二)在泾川县党原乡详细了解人大代表年龄结构情况。
  4月2日至3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效东赴平凉市,就基层人大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如何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全新部署的形势下,正确认识人大地位和作用,基层人大机关在人员和机构设置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各级人大的履职尽责与宪法法律的规定有多大差距,是这次调研的重点。围绕这些问题,孙效东与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以及崆峒区、华亭县、崇信县、静宁县人大常委会、部分乡镇人大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近年来全市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建设情况、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和市县乡人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参加座谈的人员,结合工作实际踊跃发言,既讲了很好的工作经验,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会后,孙效东还深入灵台县什字镇、西屯乡和泾川县玉都镇、党原乡进行了实地调研。
  听汇报:平凉市各乡镇(街道)人大履职实效逐步增强,工作制度日趋完善,机构人员得到加强,代表工作更加规范
  “全省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座谈会之后,平凉市人大常委会按照会议要求,集中精力解决了人员配备、办公场所、经费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闭会期间开展活动不经常、人大主席没有专搞人大工作的情况已得到基本改变。乡镇(街道)人大履职实效逐步增强,工作制度日趋完善,机构人员得到加强,代表工作更加规范。”在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景山说,近期,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专题交流研究了加强乡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并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和市委的要求,初步提出了全市乡镇(街道)人大规范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标准。
  赵景山说:“针对目前存在的人员配备不齐全、阵地建设不达标、经费保障不到位、制度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提出,希望通过持续加强党委领导和重视支持,全面提高乡镇人大履职实效,努力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着力抓好各项基础性工作,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听了赵景山的汇报,孙效东对平凉市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平凉市各级人大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创造了许多亮点,为全省各级人大工作提供了样板和经验。
  关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立新说:“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是省人大常委会着眼大局、紧贴中心、立足省情作出的一项重大创举。3年来,我们把开展活动作为代表闭会期间履职的主要内容,按照强化领导、宣传培训、分类指导、创新载体、典型示范、制度推进的‘六位一体’模式,精心组织引导全市65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进一步拓展了代表履职平台,增强了代表工作实效,促进了人大整体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平凉市各级人大常委会突出组织引导,用服务调动代表参与双联的积极性;突出抓久抓常,用机制增强代表参与双联的责任感;突出实事实办,用行动彰显代表参与双联的创造力。人大代表把依法履职与参与活动有机结合,尽力为群众帮办实事好事。注重反映民意,通过走基层、访群众,感知百姓冷暖,倾听民声民意。去年,共收集意见4773条,化解矛盾3605件,答疑释惑2670件。注重促进发展,从多栽一亩果、多养一头畜、多种一棚菜、多争一个项目等具体事项做起,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兴产业、促增收,累计衔接各类帮扶项目4794个,落实资金6.47亿元。”
  灵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魏慧说:“灵台县800多名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联系户制定牛果菜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落实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措办各种惠民实事450多件,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
  “泾川县的人大代表以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和‘人大代表之家’为平台,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全县先后有912名各级人大代表在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扶贫帮困方面发挥了自身优势,涌现出了表率助推型、先富帮扶型、产业引领性、示范带动型、牵手帮带型等各类先进典型103名。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获得群众一致好评。”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左明芳说。
  听了上述汇报,孙效东指出,从平凉的情况来看,乡镇一级的人大代表能够扎扎实实地参与到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说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是我们创新人大工作的有效载体,更是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有效途径。要持之以恒地把这项活动搞好,夯实基层人大工作的基础,发挥基层代表联系帮扶群众的作用。
  做调研:乡镇人大代表年龄普遍偏大,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要探索这方面的课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灵台县什字镇梁家咀调研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开展情况时,孙效东详细了解人大代表小组的情况,并仔细察看代表公示栏。
  有一个情况引起了孙效东的注意——代表年龄普遍偏大。
  “你们这个代表小组,代表的年龄构成是怎样的?”孙效东问代表小组组长。
  “我们梁家咀人大代表小组,共有人大代表8名,其中60岁以上的代表有3人,40岁至60岁的4人,40岁以下的只有一人。”组长回答道。
  “这些代表中党员有几人,年龄多大?”
  “一共有5位党员,年龄都在50岁以上。”
  “为什么代表的年龄都偏大呢?”
  “换届选举时,选民都会选一些在当地有威望的人,这些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再加上这些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年龄大的人才留在村里干农活。所以,只有选了年龄大的人,才能保证正常履职。”
  那么,梁家咀人大代表小组的情况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呢?带着这个问题,孙效东在每个调研点都详细了解了代表的年龄结构和政治面貌。
  孙效东说,乡镇人大代表年龄普遍偏大,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人大代表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就要求代表的身份、年龄、性别、政治面貌应该有较宽的覆盖面。我们要探索这方面的课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灵台县西屯乡调研时,孙效东详细询问了该乡人大主席冯小芳的工作情况。冯小芳对该乡的人大工作、牛产业开发、畜牧防疫、乡村道路建设、依法行政、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如数家珍。
  孙效东说,从你回答的情况来看,你对自己的工作很熟悉。乡镇人大主席不但要了解乡镇人大工作,更要熟悉乡镇中心工作,这是做好乡镇人大工作的基础。乡镇人大主席,只有有为,才能有位。
   一路听,一路看。每到一处,孙效东都认真察看乡镇人大办公室和“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详细查阅各类工作资料,听取有关基层人大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孙效东指出,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地方人大工作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发挥人大各项职能,要求我们各级人大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尊法、学法、守法和用法的意识,加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代表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以改革的精神和法治的思维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记者 贾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