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开展“代表议政月”活动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2:35:21

临泽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开展代表议政月活动


 


  200969日上午810分,一辆非常醒目的标有人大代表视察专用车的崭新大客车驶进了甘肃省临泽县机关综合办公楼大院。815分,大院不时走进一些胸前佩有县人大代表视察证的特殊人群。原来,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县人大代表开展的代表议政月活动。
  今年以来,临泽县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推动科学发展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以精心组织实施城区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龙头,坚持把抓项目、争投资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广泛招商引资,加大投入。至目前,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3项,开工建设51项,计划总投资8.83亿元,完成投资3.18亿元。为进一步了解城区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在建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督促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了解代表半年来的履职情况,临泽县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开展了这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代表议政月活动。


  通报政情 为代表知情议政搭建平台


  为了让代表们充分掌握县情,代表议政月活动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乡镇人大主席、一府两院负责人和部分代表共30多人参加,以乡镇代表小组为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负责人分别向全县7个代表小组通报上半年贯彻落实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相关工作报告决议的情况,征求人大代表对县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在抢机遇抓投资、快增长促发展、重民生保和谐方面的意见建议。在充分肯定上半年县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成绩的同时,各代表小组踊跃发言,就县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提出了7条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


  听取汇报  为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树立榜样


  听取乡镇人大工作情况、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和总结代表履职典型经验是此次代表议政月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创新代表活动方式,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临泽县人大常委会从本届常委会换届开始就提出在全体县人大代表中开展以协助政府推行一项工作、集中联系一次选民、提一条意见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履职活动和以学习宣传好、遵纪守法好、依法履职好、致富帮困好、文明新风好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好争创活动。并要求把争创活动贯穿到本届代表工作的全过程,逐步探索建立人大代表三个一五个好争创活动的长效机制,以激发代表履职的主动性。
  活动开始后,临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们现场观摩视察了19处市县乡镇人大代表履职典型和代表小组活动室,专门听取了乡镇人大主席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汇报,以及代表履职典型培养等方面的情况。为了让代表带头发展经济,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各乡镇代表小组都根据本乡镇人大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依据代表本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协助政府推行工作的具体项目,把争创活动作为培养、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重要途径,引导激励人大代表以三个一五个好为标准要求,依法热情履职。


  现场督办   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为了不断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代表议政月活动开展后,临泽县人大常委会精心选点,从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列入的52件代表建议中选取了18件意见建议,作为现场重点督办件。为了让代表们了解建议办理进展情况,临泽县人大常委会在活动中专门组织提案代表参加现场督办活动,由政府承办单位负责人亲自到现场答复办理情况。通过听取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大家普遍表示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较往年力度明显加大,成效十分显著。县人大代表李多瑛领衔提出的关于解决乡镇赶集市场占道经营的建议、县人大代表曹天斌领衔提出的关于将城中村旧房改造列入危房改造项目的建议等均得到了及时办理,增强了大家的履职信心。
  城区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是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头号代表建议,也是今年临泽县组织实施的龙头项目工程。由于该工程分项目多、投资大,备受全县群众关注。为此,代表议政月活动开始后,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安排半天时间,对城区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并召开了视察评议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进展情况的专题报告。视察组成员就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规划、争取项目投资、基础设施配套、房地产开发建设、水域景观工程、河道治理、路桥配套、污染源治理、绿化亮化美化景观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8条意见建议。
  临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喜说: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作为县级人大常委会来说,就要突出制度建设和代表工作这两个重点。这次代表议政月活动就是为代表知情议政搭建平台、为代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视察、通报政情,现场督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不仅能为人大代表知情议政创造条件,激发履职热情,还能全面提升全县代表工作的整体水平,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人民之声报》2009年第42期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