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人大代表心系群众致富路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12:35:59

近日,甘肃庆城县境内的乡村道路面貌焕然一新,路面画上了整齐的标线,道路两边排水沟的杂草垃圾彻底清除,损坏的路面得到了修补。这些明显的变化,与人大代表的高度关注是分不开的。
  庆城县位于甘肃东部,泾河上游,山、川、塬兼有,交通极为不便,严重制约着当地发展。对此,每年召开人代会,代表们都会提出关于新修乡村道路的议案建议,占总数的10%。为了打破交通制约全县发展的瓶颈,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于2002年筹措资金497.08万元,修通庆南公路,全长18.26公里;2007年开工修建北蔡公路,全长27公里,投资1090万元;20084月开工修建马鞍桥至柏塬乡村公路,投资28万元,全长6.3公里。截至今年6月,全县境内共有农村公路1151031公里,其中县道5120公里,乡道244公里,村道10886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
  开辟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对偏僻的村庄来说就是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裕文明的希望。年近花甲的庆城县南庄乡六寸塬村村民张志军说:路修通了,我们出山靠驴驮人担的日子结束了。
  一大批农村公路的建成相继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公路的通达、通行条件,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但是,随着油田在庆城境内大面积开发,作业车超限行驶对农村道路损害十分严重。据庆城县交通局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至今,因养护不到位造成重修或达不到使用寿命的道路达50多条300多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这一严重问题时刻牵动着市县人大代表的心。

  2009年初,县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工作要点征求意见时,代表们一致要求将视察乡村道路养护情况作为今年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63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30多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对全县乡村道路养护工作开展视察。代表们顶着烈日,边走边看,认真听取讲解,并询问有关情况,对油田超重车辆造成的路面、急流槽、排水沟的损坏情况,当场要求交通部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进行维修,以防雨季水毁路基的现象发生。
  随后,县人民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对全县境内乡村道路进行全面养护。同时,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初步建立了两统两分四主体的养护机制,即农村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规划,分层实施;责任以乡镇政府为主;经费以财政投入为主,监管以交通部门为主,形式以村组组织和农户承包为主体。把养护经费列入了政府预算,乡村公路养护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并与公路建设项目、养护资金补助直接挂钩,对完不成年度养护管理目标任务的乡镇原则上一律不考虑安排下一年建设项目。在17个乡镇和办事处新成立了公路养护所,配齐了工作人员,153个行政村设立了村道养护小组。同时,县上按照县乡道路每3公里、村组道路每5公里的标准聘请1名专职养护员,分段包干,签订管护责任。各责任路段,设立了养护公示牌,标明主管部门、养护里程、养护责任人和联系电话,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力求确保建一条,成一条,养一条,保一条。另外,县交通部门在重点超限运输路段坚持24小时巡查,设置了超限检查点,有效地遏制了超限车辆对农村公路的损害。
  截至6月底,全县排查公路病险380多处,维修150多处,交通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