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办理代表建议让2.5万人告别“行路难”

稿件来源:静宁县人大 发布时间:2015-01-22 12:44:11

在甘肃省静宁县,一道天然屏障—鞍子山峡将西南部交通中断,给当地20个行政村、2.5万多人的行路和果品运销造成极大困难。2006年以来,“关于打通治平至新店鞍子山峡段公路的建议”在县人代会上年年都被提出,唯独今年例外。


据该县交通局负责人介绍说,2009年,县政府筹资500多万元,一举打通了治平至新店鞍子山峡段的“断头路”,使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彻底解决。


县人代会上:代表连续三年提出打通治平至新店公路的建议


鞍子山峡位于该县治平乡与新店乡交界处,全长不到5公里,但如同一座天堑,将治平至新店公路隔为两段,致使全县西南部交通连接中断。长期以来,沿途2.5万多群众信息闭塞、交通不畅,严重制约当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200612月,在该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郭煜代表提出打通治平至新店鞍子山峡段公路的建议,由于资金和条件限制,该建议在办理过程中被列为B类建议。该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三次会议上,郭煜、魏小良、樊发喜、柴国强等代表再次提出打通治平至新店鞍子山峡段公路的建议,这一建议已连续三年在县人代会上被提出,连续三年被立案并转交县政府办理。


人大督办:使代表和群众多年的愿望终于变为现实


为了促进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2009年,县人大常委会将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意见建议作为重点督办件,由常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具体负责督办。其中“关于打通治平至新店鞍子山峡段公路的建议”考虑到已连续多年在县人代会上提出,加之鞍子山峡造成全县西南部路网连接中断,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20093月,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发文通知,决定该建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亲自督办。任务明确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自杰先后带领交通、土地、水务等部门负责人10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堪测,研究设计路线,协调督促建设等事宜。在没有项目支撑的情况下,县上克服困难,多方筹资保证了建设的顺利进行,共开炸石方13.2万方,修建桥梁2座,路基工程4.37公里,于200910月正式建成通车,彻底打通了全县最后一条乡际“断头路”。


据该县交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鞍子山峡段公路未打通之前,新店乡任家塬一带的果品销售要通过新红公里、静庄公路绕道至李店、仁大等南部苹果集散地,运输距离达到80多公里。现在新店经治平、李店,连接省道304线,路程减少了一半多,而且路面平缓,行车比较安全。


在通车仪式上,当地群众高兴地说:“几代人盼望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据悉,2009年,全县用于交通道路建设的资金总计达到1.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