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情系群众 履职尽责
稿件来源:静宁县人大 发布时间:2015-01-22 12:44:11
——记甘肃省平凉市第二届人大代表魏小良
“群众的期望就是我工作努力的方向。” 这是甘肃省平凉市人大代表、静宁县甘沟乡党委书记魏小良的工作坐标。2007年当选市人大代表后,在基层工作岗位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职责。
当好“明白人”,抓学习强素质,把代表的职责履行好
“乡镇工作面大量广,天天与群众打交道,群众大多数不懂法,因此,要把政策和法规学习好、宣传好、执行好。”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一个乡的负责人,他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做到依法行政。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他对自己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坚持抽时间、挤时间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系统地学习《宪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他还订阅了《中国人大》、《人民之声报》等报刊杂志,借助报刊、网络学习人大知识及代表履职方面的先进事迹,增强了履职意识。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先后11次参与了市、县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活动,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20多意见和建议,其中“关于解决静宁县西北部干旱山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的建议”转到相关部门后,很快得到了办理落实。
“刚当选代表时,我对代表职务、如何履行职责,都缺乏了解,经过参加市、县人大组织的学习培训和有关视察、调研活动后,对人大代表的职责和相关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增强了代表意识,提高了履职能力。”在5月召开的全市人大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会上,魏小良如是说。
当好“代言人”,察民情访民意,把群众的心声带上来
如何把基层群众的意见“带上来”,同时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下去”,是人大代表发挥作用的关键。几年来,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他经常走村串户,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与群众面对面“拉家长”,了解群众的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能在本乡解决的都给予了及时解决;对在本乡一时解决不了的,作为意见和建议带到市、县人代会上,请求上级帮助解决。
静宁县新店、治平两乡相距不足
通车仪式上,当地群众高兴地说:“几代人盼望的问题终于解决了,这件实事可真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当好“带头人”,谋发展惠民生,把群众的事办理好
人大代表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职责、一种义务。2009年8月,魏小良调任甘沟乡党委书记。作为一乡的“带头人”,他始终牢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神圣职责,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为了尽快缩小与该县南部乡镇的发展差距,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他提出走“科技兴乡、产业富民”的发展路子。
“群众的认识水平有限,对新事物一时接受不了,工作中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真正把实事办好,让群众满意。”今年年初,他先后召开了10多场(次)干部群众大会、乡村干部会议,逐级进行发动,消除群众顾虑,组织群众代表到其他乡镇考察,通过示范带动,春季在20个村一次性新植果园1.5万亩,使全乡果园总面积达到4.8万亩。利用农闲时间,邀请县林业局专业人员为果农进行了技术培训,与村组签订果园管理责任书。通过做给群众看,为群众吃了“定心丸”。
交通道路给当地群众带来极大不便,农产品运销不畅,群众为此犯愁。今年3月,他带领乡村干部现场检查了全乡28条乡村道路。随后,在全乡迅速掀起“筑路月”活动,由乡上筹措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对230多公里乡村道路进行了全面铺砂养护,并新开村组道路5条60余公里,彻底解决了全乡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甘沟乡基础条件比较落后,为了改变该乡的面貌,他多次向市、县有关部门反映,积极争取项目。2009年以来,通过各级的大力扶持,全乡新建集雨水窖1500眼,新修梯田1500亩,建设生态示范点2000亩。在他的带领下,通过综合治理,全乡经济社会呈现出大发展、快发展的喜人局面。
“代表工作好比一个圆,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能为广大群众服务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魏小良代表是这样说,他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