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优化代表小组活动有实招

稿件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01-22 12:46:48

代表小组是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职责、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组织形式。近年来,甘肃省山丹县人大常委会把优化代表小组活动作为促进代表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代表小组活动与服务中心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关注民生问题的有机结合,坚持内容实际、形式灵活、活动经常、参与普遍、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指导各代表小组开展活动,调动了闭会期间代表的履职热情,激发了代表小组活力,增强了代表工作效果,推进了全县人大工作。


  健全组织


  山丹县人大常委会把优化代表小组功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来抓,根据《代表法》和《甘肃省实施〈代表法〉办法》的规定,按照就地就近和便于组织、便于活动的原则,将省、市、县人大代表混合编为17个小组,确定了小组长和联络员,小组长大都是乡镇党委书记或县直综合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联络员由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或县人大常委会专兼职委员担任,为优化代表小组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完善制度


  结合山丹实际,完善《山丹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从代表小组学习、培训、调查、视察、述职和代表建议办理、活动档案整理等方面入手细化具体内容,并对代表小组组建、活动范围、内容和形式以及代表小组长的职责都作出明确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代表们熟知闭会期间应做什么、如何做、咋做好。县人大常委会每年的工作要点中,都根据《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对代表小组活动进行专题部署,并按照人事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代表小组成员,确保代表小组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培训学习


  换届以来,山丹县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举办一次代表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涉及《宪法》、《监督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如何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代表的职责、权利、义务和如何发挥代表作用等多个方面,以达到提高代表履职水平、优化代表小组活动的目的。
  清泉镇代表小组举办培训班,运用观看电教片等形式,组织代表学习了《宪法》、《监督法》、《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并依托经济条件较好的南关、双桥、文化街等村、社区建起了6个人大代表活动室,使代表小组有活动场所、有办公用品、有考核制度、有活动记录、有专人负责。
  李桥乡代表小组于20097月赴位奇、陈户、清泉等兄弟乡镇交流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激发了热情。
  经委、农口、教科文卫系统代表小组采取座谈讨论、多媒体教学和现场观摩等方法,努力满足代表的学习需要。
  人大代表普遍反映,通过参加代表小组集中培训学习,拓宽了知识面,掌握了政策法规,交流了履职体会,提高了履职水平。


  特色活动


  各乡镇、各系统代表小组结合本乡镇、本系统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特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老军乡代表小组针对本乡外出务工人员多、教育教学基础落后等特点,出动宣传车6台次,先后开展《合同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宣传活动12场次,增强了群众守法、用法的意识,深受群众欢迎。
  政法系统代表小组在组织本系统代表旁听法院庭审、视察评议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及司法公正工作的同时,每年都利用“12·4”法制宣传日组织代表上街开展宪法等法律法规和预防职务犯罪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影响带动公民遵纪守法,促进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农口系统代表小组组织本系统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测土施肥等农业科学技术试验,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促进了农业发展。


  视察调查


  各代表小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关系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精选议题,深入实地,积极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有力地助推了各项工作。
  2010年上半年,东乐乡代表小组对乡卫生院、派出所、供电所工作进行了调研,针对合作医疗报销不方便、社会治安有待加强、电费收缴不畅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建议,3个单位就代表所提建议积极整改落实,有效促进了工作开展。
  李桥乡代表小组对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调查,形成的调研报告引起了乡党委的高度重视,报告提出的部分建议被吸收到乡政府工作报告中。
  清泉镇代表小组针对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差的状况,在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调查、走访城乡群众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的建议,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发动群众6000多人次清理三堆、清运垃圾、粉刷墙面、清理卫生死角,城镇卫生面貌有效改观。
  针对2010516日的雪灾,霍城镇代表小组联合相关村社干部深入村社,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把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大马营乡代表小组对全乡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土地整理项目、退耕还林、道路建设、环境整治、养殖小区建设、劳务培训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进行了为期5天的视察,代表们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有力地促进了全乡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本乡退耕还林面积大、苗木补种任务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20105月,代表小组对全乡退耕还林工作进行调查时,逐户逐块进行评比分析,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建议,促进了退耕还林补植工作,巩固扩大了退耕还林成果。
  20106月,位奇镇代表小组对全镇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视察,并召开分析交流会,促进了全镇工作扎实推进,深入开展。
  20097月,陈户乡代表小组对全乡乡村道路建设、东门村新农村住宅楼修建、西门村异地搬迁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和村社环境卫生整治进行视察,提出了加强道路养护、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等意见建议。乡政府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促进了全乡重点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卫生环境状况的改变。


  积极联系


  山丹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固定联系34名基层人大代表,联系一个乡镇或系统代表小组,每年至少两次走访各自联系代表和代表小组,积极向代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报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工作情况,主动征求代表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建议,指导代表小组开展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广大人大代表和各代表小组也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深入选区联系选民,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反映民意,既提高了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又较好地保持了县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选民的联系。
  一些代表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地为贫困村社、孤寡老人、失学学生、困难家庭、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办实事、办好事,救贫济困,奉献爱心,在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李桥乡代表小组采取上门入户茶余饭后谈心、召开选民座谈会等形式,积极主动联系选民,了解掌握选民的期望和要求,向选民宣传党对农村的方针政策、政府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动员群众配合参与政府工作,并及时向上反映群众意见建议,真正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大马营乡代表小组每年都借村两委班子年度考核之机,安排一些担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代表向选民述职,增强了代表的代表意识,增进了选民对代表履职的了解,促进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沟通,产生了较好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