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城区用水告急 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县政府关于抗旱应急供水情况的报告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15-01-22 12:49:25

  近日,甘肃省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对城乡抗旱应急供水情况的报告。
  去年以来,该县气温持续偏高,干旱少雨,全县城乡供水主要水源锦屏水库来水锐减,水库蓄水不足。目前,全县农村已有9.8万人和6.8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预计到6月底,将有28.3万人、19.8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全县城乡用水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特别是城区用水全面告急。
  县政府报告称,“灾情”发生后,引起了上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信息专报”上就通渭饮水困难情况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先后4次作出重要批示,各级新闻媒体也相继进行了实地采访报道,省市水利部门先后4次派工作组深入通渭进行实地踏勘和专题调研。省市相关部门立即安排抗旱应急资金1459万元。省国土资源厅派出专家组和打井队伍勘探水源,并计划安排500多万元项目资金,帮助打井取水。
  与此同时,通渭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县抗旱应急供水工作,并紧急启动了抗旱应急三级响应,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抗旱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城乡供水应急方案,积极筹措资金1417.2万元,全力开展抗旱应急供水工作,千方百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政府于2010年11月24日、2011年1月5日相继发布了《关于全县抗旱节水的通告》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的通告》,对锦屏水库现有蓄水与城区备用水源统筹安排,科学调度,限量供应,延长供水时期,减轻后期拉水补给压力。同时,暂停厂矿企业、建筑施工、洗浴等高耗水行业用水,严格控制市政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水,并在城区设立了4个临时供水点,对城区周边平房住户实行集中定点供水。启用应急备用水源。于2010年11月28日紧急启用了城区3处备用水源,新增日供水量500m3,并对农村小型人畜饮水工程和部分机动抗旱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检修,确保正常运行。加大开源力度。从2010年12月28日开始,调运车辆36辆,每天从该县碧玉、陇川、寺子等3处拉水点拉水补给1000m3左右。紧急筹资683万元加紧建成了温泉引水工程,于1月25日投入供水,日供水量600m3。邀请省地矿局专家在城区及周边已探明可开采利用的水源地3处,并委托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勘查院打井队于2011年1月22日进驻打井2眼,孛家河井现已开挖430m,马家磨井已开挖664m。目前,4个临时供水点已停用,城区供水恢复正常。
  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面对去年年底以来城区供水的严峻形势,县政府积极应对挑战,科学安排部署,全力向上争取支持,全面开展应急供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确保了城区生活用水的基本稳定,应急供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针对天气转暖、用水量持续增加,供水形势更加严峻的实际,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吕裕民提出,必须要把保障城区饮水作为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科学统筹,合理调度,切实做好应急供水管理工作。要继续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力度,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弥补应急供水的资金缺口,力争引洮一期陇通农村供水工程城区供水专用管线建设项目立项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一直以来困扰通渭的缺水问题。
  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也提出建议,要加快打井进度,力争早日出水,并同步推进管网建设、水质处理、水厂建设等前期工作;要持续对水源地、进水口以及出水口的水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跟踪检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检测结果,保证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