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峰:人大调研催生“新农合联名卡”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15-01-22 12:50:08
“为了进一步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加快信息管理建设步伐,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方便农民参合、就医、补偿……利用全省新农合信息网络与农行信息网络、医院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有效对接,新农合管理机构与农行合作发行新农合联名卡,在参合农民就医补偿、身份识别、参合资金缴纳、基金管理、健康档案建立与查询、金融服务等领域实现联名卡管理模式……”“新农合联名卡”,这个新生事物是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政府近日下发的《关于印发西峰区推行新农合联名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中令人兴奋的亮点,它催生于两年前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专题调研和之后审议意见的有效落实。
2009年,西峰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市、区人大代表组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研组,深入西峰区部分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所,查看资料、听取汇报、走访参合农户和住院患者、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对全区新农合工作进行调研,随后调研报告提交区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
审议中,参会的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西峰区自2006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来,已基本形成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群众自愿参与的工作格局,组织管理、筹资机制、基金管理与使用、医疗救助、卫生服务机构监管等方面的工作逐步规范和完善。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新农合工作网络化管理滞后”。
当时,全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网络只在区、乡镇两级开通,村级没有网络,新农合经办、监督和管理能力依然较弱,信息化建设滞后。乡镇卫生院开通的网络也仅用于新农合部分报销工作,卫生院收费、药品划价等业务只能靠手工操作,影响了工作速度和质量。
“要建立健全卫生工作网络运行机制。要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尽快实现区、乡镇两级卫生工作并网,使乡镇卫生院收费及新农合各项业务达到网络化操作,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真正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这是审议意见中关于新农合信息管理工作的内容。收到审议意见后,区政府及区卫生部门进行了认真整改,“新农合联名卡”正是在整改过程中产生的。区政府一位负责人表示,发放新农合联名卡,是助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老百姓共享党的富民政策的有效举措。
据了解,此项工作已于2010年11月开始实施,分宣传准备、培训学习、调试运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进行,首批试点的4个乡镇已于今年3月底启动运行。全区范围内的推行计划今年5月底完成。一位参合农民在领取联名卡时高兴地说:“有了金穗新农合医疗联名卡,我们今后看病和农合医疗结算就更加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