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调查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设施养殖情况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2:52:12
本报讯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精神,近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大常委会结合定西市《关于在全市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设施养殖的决定》,组成调查组,对全区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设施养殖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调查组深入全区17个乡镇,定点与不定点相结合,对全区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设施养殖情况进行走访调查,并通过听取汇报,与当地护林员、养殖户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全区在重点区域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设施养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安定区长年干旱少雨,林草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天然草场长期过度超载,严重退化,传统的养殖方式——散养放养,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生态进一步恶化。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设施养殖,在这片土地上显得尤为紧迫,不但有利于迅速恢复植被,加快传统畜牧业改造步伐,推进现代化畜牧业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农民增收,实现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
近年来,安定区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封山禁牧的必要性、紧迫性。各级党委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通过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制定责任细则,使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建立禁牧管护队伍,加快实施封山禁牧发展设施养殖步伐,促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调查中,护林员说,这两年,随着封山禁牧工作的有效开展,山上的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野生动物多了起来,管护责任也越来越重,森林防火和病虫鼠害防治成了管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和有关部门配合,加大这方面的专项治理工作,保护好封山禁牧成果。
在养殖现场,养殖户指着青贮池和氨化饲料对调查组说,政府扶持舍饲养殖让我们养殖户尝到了甜头,标准化圈舍的配套和良种引进对我们帮助都非常大;但是,舍饲养殖中冻配、人工授精等技术还跟不上。希望能进一步推广普及饲料加工、青贮氨化等舍饲养殖技术,加强畜禽改良和疫病防治等工作。
调查结束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查组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并召开相关部门座谈研讨会。会上,区人大常委会肯定了全区封山禁牧发展设施养殖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指出要禁养结合,从根本上改善全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要统筹规划,突出抓好设施养殖技术的推广和配套设施的建设;管护工作任重道远,要切实落实封山禁牧管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