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借创先争优之力 创建“五型”机关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2:55:24
本报讯 (通讯员 王飞)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以“改进工作作风,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围绕本职工作服好务,立足岗位争优秀,努力创建“五型”机关,推动人大工作科学发展。
建设学习型机关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实行“三定措施”,加强职工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一是定学习时间,确定每星期二、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求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进行每周不少于5小时的自学。二是定学习任务,要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领导对创先争优活动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四次会议精神以及监督法、地方组织法和代表法等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人大业务知识,每人每年至少撰写心得体会文章2篇,做学习笔记1万字以上。三是定学习目标,要求各委室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活动与推动机关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入思考,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法律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履职能力。同时,对年轻干部通过测试等方式考察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其学习主动性。
建设服务型机关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统一安排,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城关、深沟、新店、治平、李店、贾河、双岘等7个乡镇,走访看望基层一线的部分县人大代表,倾听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积极通过人大途径反映代表和群众的意见、要求,扩大代表参与人大监督工作的范围,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建设务实型机关
坚持“一线工作法”,经常深入基层和实际,针对社会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为切实解决一些教育、医疗、出行、住房、饮水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城乡文化市场管理有关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城区供热监管有关审议意见落实情况、《食品安全法》贯彻执行情况、《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修编)》实施情况、农业技术推广、城区居民饮水安全等调研、检查活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大量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建设创新型机关
坚持以创新思维、创新理念,积极探索做好人大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健全完善人大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推动机关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各委室围绕常委会工作要点,超前谋划,完善措施,积极主动地创新做好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以及常委会审议意见和代表意见建议督办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机关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如在开展调查研究时,注重不断改进调研方式方法,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汇报、走访座谈、发放问卷、考察学习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扩大代表和群众参与的范围,增强调研工作实效。
建设规范型机关
按照“管理有序、保障有力”的要求,制定各委室及负责人工作职责,修订完善机关公文处理、财务管理以及学习、工作、车辆管理等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时限、标准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办文、办会、办事程序,进一步强化各委室负责人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保证机关工作协调高效运转,提高机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