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邀请专家参与调研助推果品产业发展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06:46
近日,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过程中,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顾问汪景彦研究员对全县果品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听取了他对静宁果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这是静宁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研究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
据悉,开展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是2012年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使调查研究更具实效性,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实地察看、走访座谈的同时,创新调研方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让专家为全县果品产业发展“问诊”、“把脉”、“开处方”,有力助推了全县果品产业发展。
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掌握真实情况
果品产业是静宁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全县各级关注程度非常高。开展果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是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回应代表及群众关切,关注民生、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从选题到调研、从方案制定到任务落实,都倾注了该县人大常委会大量心血。5月初,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深入全县12个乡镇、40多个村社的100多处果园,实地察看果园管理情况,走访部分果农,并召开各类座谈会12场次,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200多条,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走出去”,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调研组先后赴陕西省白水县、凤翔县、杨凌区,河南省陕县等果品主产区,实地考察学习陕西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县苹果试验站、白水县苹果产业园以及河南省陕县二仙坡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果品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位教授进行座谈交流,学习经验。
通过考察学习,调研组认为,静宁果品产业发展与果品生产大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定位不高、苗木繁育严重短腿、科技支撑较少等。尽管发现了诸多不足,但调研组组长、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进财认为,这才有助于全县倾力打造果品产业发展大县的信心。
“请进来”,为果品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调研报告必须用事实说话、用法律说话,提出的意见建议必须经得起检验,必须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调研组要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特别是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务必把调研报告做成一份指导全县果品产业发展的报告。”6月初,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形成调研报告初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自杰对这份报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月6日,中国知名苹果专家、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顾问汪景彦研究员在调研组的邀请下,专程来到静宁,实地考察调研果品产业发展情况。
凭借多年来对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汪景彦建议,要着重解决好产业发展规划、栽植品种、大苗建园、功能性精品果生产等关键环节。他提出,根据静宁地理、气候特点,在苹果栽植品种的选择上要以耐寒、耐旱、耐贮藏的花红、寒富、元帅系列为主,在发展重点上要注重由绿色无公害果品向功能性精品果转变,由长周期大冠树形栽培向短周期小冠树形栽培转变,由高强度劳动型向省工简化型转变。
调研组认为,这些“处方”对全县果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吸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调研组对报告进行了完善,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
6月27日,调研组将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全县果品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通过电子邮件传送给汪教授,再次听取了他的意见建议,经修改完善,提交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进行审议。
与会人员对调研报告给予很高的评价,一致认为报告实事求是,问题找得准,意见建议提得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必将对全县果品产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