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加强调查研究 提高审议质量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10:32
调查研究是人大常委会议事之基,决事之据。近年来,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监督法》,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审议质量的抓手,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充分了解县情、社情、民情,为常委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增强监督工作实效起到了较好作用。
突出重点 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针对性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把服务发展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每年选择一些事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调研,为常委会审议工作和决定重大事项提供准确可靠依据。针对不同时期果品产业发展的重点,该县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2007年、2009年、2012年分别以果园面积扩张、果品质量提升、果业市场管理、产业发展规划为主题进行调研,提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全面推进优生区,控制适生区,杜绝不宜区等一系列前瞻性、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建议,对推动全县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果品产业化经营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改善民生开展调研,每年注重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问题,组织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对全县改善办学条件工作进行调研,针对城区中小学规模不足、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新建一所城区小学、分离城区中学高初中部、扩大城区中小学办学规模等意见建议,均得到全面落实,有效促进了城区学校布局的优化,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改进方式 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科学性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求真务实贯穿于调研工作的始终。每次调研前都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组织调研人员开展学习,熟悉有关法规、政策,了解相关工作动态,明确调研重点,拟好调研提纲,有的放矢地开展调研。调研中,除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群众等方式了解情况外,还打破常规,采取其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调研,提高调研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调研城乡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中,调研组起初采取常规调研方式,结果在网吧所见到的情况与群众反映的大不一致。为了解真实情况,调研组改变方法,多次利用节假日、夜间对城区网吧进行暗访,前后历时4个月,通过进一步深挖,掌握了网吧管理的真实情况。
调研中,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尽量扩大代表和群众参与范围,尽可能多地听取社会各界意见。2007年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开展了10余项较大规模的调研活动,直接参与的代表和干部群众达到了5500多人次,收集到各方面意见建议1200余条。先后有11份调研、考察等报告被县委批转。
抓好落实 增强调查研究工作的实效性
为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科学决策的依据和推动工作的措施,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特别注意把开展调查研究和审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每次调研形成的报告都提交常委会会议,与“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一同进行审议,并及时报送县委,为审议工作和决定事项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2008年,该县人大常委会对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报告进行了审议。随后,县政府在全县医疗卫生系统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集中整顿。2008年底,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整顿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专题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审议意见和调研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的报告。2009年,调研组再次对整顿情况进行了回访督查和跟踪监督,促进解决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了监督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