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皋兰:用实际行动助推双联取得实效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11:21
为了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帮助所在选区的行政村理思路、出点子、定规划、争项目,甘肃省皋兰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并确定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人大代表联扶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取得了一定实效。
安排部署 体现“联动”
皋兰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工作任务,把人大代表帮扶工作融入到全县双联行动中,与机关开展的双联行动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基层代表贴近群众、专业技术代表力量强、经济领域代表实力雄厚、行政领域代表联系部门便捷的优势,按照分工不分家的工作思路,要求基层人大代表走访群众不少于50户,宣传惠民政策、法律法规不少于20次;专业技术人大代表开展送致富信息、送技术指导、送健康服务不少于6次,送文化下乡不少于2次,送项目资金不少于1项;经济领域人大代表负责输转富余劳动力、帮助子女上学,解决生产生活燃眉之急;行政领域人大代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民生问题不少于1件。
创建载体 体现“实用”
皋兰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和联系帮扶工作有机统一,把“人大代表在行动”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人大常委会工作相“衔接”,与乡镇开展的工作相“合拍”,与全县的帮扶工作相“吻合”,积极创建帮扶载体,强化联系指导,推进了“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活动中,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开展“三联系”活动。即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指导代表小组开展好帮扶活动,代表小组联系代表开展好帮扶活动,代表联系特困户搞好帮扶活动。目前,县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联系帮扶乡镇、代表小组开展调研活动达50多人次,解决各级人大代表在帮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多件,指导代表小组完善人大代表帮扶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等工作制度10多项。
为了引领代表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为民请命、为民服务的意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五带头”活动。即引领代表带头劳动致富,带领群众劳动致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学技术;带头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带头维护社会稳定,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带头兴办公益事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引领代表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为民请命、为民服务的意识,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协助政府推行工作。
为了不断密切代表与群众的关系,筑牢代表与群众的感情基础,形成齐心协力促进发展的浓厚氛围,皋兰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发动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通过与省市县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积极协调和努力,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为特困户办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参加集中调研活动20多人次,完成涉及特色农业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等课题的调研报告10多篇。同时,各级人大代表根据帮扶对象的情况,为其制定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脱贫致富计划,为特困户理清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发展信心。
皋兰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常委会监督工作有机结合,重点关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利民惠农富农、新兴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五方面工作,组织人大代表实施专项监督。今年以来,该县组织100多名人大代表对全县经济适用房建设、特色农业发展等15个重点项目进行视察,汇集代表智慧,为发展建言献策。针对全国部分学校发生的暴力事件、食物中毒、校车事故等情况,专题安排关于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审议议题,组织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深入各乡镇中小学和县属学校进行调研,督促政府加强师生和家长安全教育、实施部门联动整治、高度关注师生饮食和交通安全。积极关注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开展专项审议,督促政府及城建部门抓好县城小街小巷、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整治力度,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增强县城承载功能,提高县城提振人气、吸引商气、凝集财气的水平。围绕人民群众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土地开发、生态建设等工作,对辖区内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执法检查,保证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近日,又组织100多名人大代表专题听取了政府各部门组织实施的保障性住房、石洞寺森林公园等16个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的汇报,让代表充分了解政府在推动发展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及贯彻落实情况,达到了宣传政策、支持发展、享受成果的目的。
皋兰县人大常委会还积极开展“代表建议意见集中督办”活动。坚持人大代表帮扶工作与督办代表建议意见有机结合,及时做好交办、转办、督办等工作。近日,该县组织“一府两院”深入各乡镇通报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法检两院工作情况,广泛征求代表建议意见80多条,详细了解代表对人大会期间提出的81件代表建议意见办理答复情况的反馈意见,从中筛选出代表比较关注程度高、具有针对性、经过努力能够办理的,涉及渠系配套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农村道路建设、环保治理等方面的建议意见30多件,由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队,组织领衔代表和部分群众,到现场进行专题督办,确保了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靠实责任 体现“效果”
皋兰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深入乡镇召开座谈会、组织代表参加调查视察、列席常委会会议等方式,多方发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全程参加,主动作为,帮助所在行政村提高发展水平,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结合本县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实际,坚持以选区(行政村)为单位,按照“每位代表联系特困户不少于1户”的要求,为全县3名省级人大代表、18名市级人大代表、147名县级人大代表、390名乡镇人大代表分配了帮扶任务。通过“结对子帮扶、面对面交流、实打实帮扶”等方式,代表再次深入特困户家中详细了解特困户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发展产业情况、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积极可行、能带动发展的意见建议,有的放矢地实施扶持。
与此同时,皋兰县人大常委会引领代表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开展有效帮扶。企业和经济领域的代表,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安排贫困户就业,并在物资、资金等方面扶持,帮助特困户实施生产自救。农业水利和科技领域的代表,在引进农业发展项目、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开展科技培训指导等实施帮扶。住建和环保领域的代表,在解决困难群众住房、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整治城乡环境面貌等方面实施帮扶。教育卫生和文化等社会领域的代表,在解决群众子女上学困难、无偿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实施帮扶。村级和社区等基层人大代表,在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反映社情民意、统筹解决困难问题、促进群众共同脱贫致富等方面实施帮扶。
“通过有效帮扶,广大农民在这次双联行动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了实惠,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信心。”皋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魏兴勤说。
典型引路 体现“带动”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皋兰县人大常委会以“抓典型、树品牌,通过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思想,指导各级人大代表发挥优势,全力实施帮扶,提振群众坚定发展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实效。
“今年,我借助双联活动的政策叠加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带领群众新建高价大棚400多亩,发展薄皮核桃种植面积5000多亩,发展设施农业800多亩,实施滴灌节水项目400多亩,亮化绿化村道10余公里,输转劳动力200多人次,提供田间技术指导100多次,组织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2次,开展村庄环境脏乱差整治10多次,为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整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县十七届人大代表王锡刚自信地说。
朱延俊自当选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以来,提出了“对内抓发展、对外打品牌”的思路,先后积极争取村民、乡上及县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结合做大做强金枣、型砂两大产业链,精心设计包装,把咸水沟村更名为如今的“金沙村”,对外打响了第一道品牌战略。
“帮扶行动开展以来,我经常深入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指导群众田间作业,聘请农技人员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5期,培训人数达500多人次;通过引进蔬菜新品种推广种植,实施订单农业,产销一体化经营,高原夏菜面积达到1万多亩,亩均纯收入达5000多元;根据群众意愿,提出涉及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意见4条;及时调节群众矛盾纠纷5起,促进了邻里和谐相处。”董万和代表用实际行动为双联行动的开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