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凉:审议意见开启金果品牌管理保护之路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11:30
近日,从《平凉日报》获悉平凉市政府专门召开“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工作座谈会,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消息后,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秦志前、陈泾瑞心潮澎湃,两位委员感慨地说:“原本是想通过我们的呼吁,引起市上对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视,没想到市政府真抓实干,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平凉金果”是平凉市加大现代果业技术推广应用、落实“平凉金果”各项质量标准和操作技术规范的结晶,是全市7个县区区域性公用农产品品牌,在代表区域内苹果品质特征上具有法定性、公用性和唯一性。今年4月,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五个百万”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秦志前、陈泾瑞两位委员参与了此次调查。调查组了解到,平凉市及其各县区对“平凉金果”的品牌保护意识还不强,在宣传口径上不一致,按县区有“静宁红富士”、“泾龙”、“紫荆红”等品牌,按果品企业又有“陇原红”、“常津”、“葫芦河”等多个品牌,存在品牌杂乱、竞争内耗大等现象。作为在平凉农业科技战线工作多年的资深专家,这一问题引起了秦志前、陈泾瑞两位委员的关注。在随后平凉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市政府相关工作报告时,两位委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关于着眼于创牌兴业富民,加强宣传推介和品牌保护的建议》,呼吁市政府加强对“平凉金果”品牌的管理与保护,扩大“平凉金果”品牌效应,维护广大果农利益,实现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两位委员的意见建议,将其写入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办理。
“平凉金果”是近年来平凉市着力打造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截至目前,全市苹果面积已发展到160多万亩,年果品总产量91万吨,建办各类涉果企业200多家,果品总产值21.6亿元。“平凉金果”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劳动力转移、开拓高端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据悉,平凉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全市上下要从夯实品牌基础、规范品牌使用、维护品牌形象、丰富品牌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平凉金果”生产标准化管理和果品质量全程监管,完善和推行果品市场准入、对外销售果品包装标识、质量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成立“平凉金果”品牌建设工作机构,建立“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与此同时,平凉市政府还举办了“平凉金果”申请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培训会,邀请《中国工商报》企业维权策划中心专家学者,从中国驰名商标相关概念及法定程序、如何向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平凉金果”是驰名商标两方面,对“平凉金果”申请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及各县区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相关培训,正式启动了“平凉金果”中国驰名商标申请认定工作。
“实践证明,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经济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也是做大做强果产业的有效途径。对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关键还是要增强全市干部群众的品牌意识,强化品牌全程监管。”秦志前、陈泾瑞委员坦言,“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凉金果品牌管理与保护之路还很漫长。但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看到市政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人大的监督,关键是要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与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做到谋大事、抓大事;人大常委会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优意识,想问题、提建议应从全市工作的大格局里去通盘考虑,真实反映和代表群众的呼声与利益。唯其如此,才能提升人大的权威,也才能真正维护民利。”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一位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