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开创乡镇人大工作新天地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18:26


近日,在甘肃省临泽县板桥镇第二代表小组活动室,参加县人大代表议政月活动的代表们欣喜地看到:鲜艳醒目的标志牌、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容新颖的图版、门类齐全的制度、装订规范的簿册、整齐划一的桌椅、功能完备的设施,处处透露着规范化建设带来的新气息、新气象。这是该县人大常委会稳步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泽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和改进指导乡镇人大工作的措施,坚持在实践中探索、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创新,推动乡镇人大工作步入了规范、有序、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天地。


实践中探索,专项工作让人大代表动起来、人大工作活起来


2007年是临泽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第一年,也是沙河镇人大主席张之信最忙碌的一年:组织召开镇人大工作会议、建立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室、组织代表旁听法院案件审理、组织代表视察村社区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原来,这一年的忙碌,都源于该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组织开展乡镇人大和代表小组专项工作的安排意见》。意见要求,各乡镇人大和代表小组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要积极组织开展专项工作,力争创出特色,推出经验,全面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专项工作的开展,让各乡镇人大及人大代表都忙碌了起来。


据该县人大常委会代联委负责人介绍,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各乡镇人大围绕乡镇党委中心工作,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项工作计划,使党委的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新华镇人大认真总结近年来乡镇人大工作的经验,把一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上升为制度固定下来,健全完善了代表学习培训、代表视察、工作评议、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小组活动、乡镇人大信访、宣传等各项工作制度,推进了乡镇人大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蓼泉镇人大积极探索代表培训方式,广泛开展了代表知识、法律法规和农业科技培训,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倪家营乡人大在代表“两联系”活动中,总结出了开会联系、走访联系、公示代表身份联系、代表接待选民日联系等多种联系方式,并通过创建代表活动基地、建立代表履职档案、鼓励代表记写履职日记等,增强了联系活动的实效,不仅将政策、法规、科技、信息送进了农家,而且将选民的心声反映了上来。沙河镇党委召开镇人大工作会议,镇人大主席与代表小组组长签订小组活动目标责任书,探索按优势产业划分代表小组,确定每月5日为代表联系选民日,每位代表固定联系10名选民;在镇人大的指导支持下,各代表小组开展了联系选民、视察观摩、站所评议、代表建议督办、旁听法院庭审等活动,并通过镇人大网页和简报交流小组活动情况,代表小组活动在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构建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鸭暖乡人大对代表评议基层站所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完善了人大代表评议基层站所工作制度,规范了代表评议工作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步骤。平川镇人大在代表意见建议的提出、交办、督办、答复上,严格依法规范程序,加大督办工作力度,使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板桥镇人大首次在东柳代表小组开展了代表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监督的试点工作,探索出了代表述职评议工作的成功经验。同时,还通过设立代表履职承诺公示栏等形式,探索了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长效机制。


专项工作的开展,也让各乡镇在开展中心工作时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支持。


沙河镇党委书记曹天斌对此深有感触:“通过换届,新当选的基层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大都是村上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如果发动人大代表带头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并组织周围的群众形成一个发展产业的小圈子,效果会比乡村干部直接动员群众好得多。”


继承中发展,规范化建设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走向成熟


“人大代表多在基层,人大工作重点在乡镇。乡镇人大专项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紧紧依靠人大代表,丰富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人大工作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2007年11月13日召开的临泽县乡镇人大工作研讨会上,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喜的一番话,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做了一个小结。


2008年3月5日,是新华镇每月逢五赶集的日子,该镇县人大代表在镇文化体育广场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日”活动,拉开了全县人大代表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日活动的帷幕。


为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大,代表与选民联系不紧密、不经常的问题,自2008年以来,临泽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并实践了“乡镇赶集日——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日”活动,指导各乡镇人大、各代表小组确定乡镇赶集日为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日。各代表小组通过公开公示栏等形式,公布集中联系选民日的代表姓名、联系地点、活动内容;县人大代表在选区选民集中的地点如集镇集市、村委会等场所,设立较为醒目的联系点,持证上岗,定时集中接待选民,回答选民提出的问题。


“代表联系选民日活动的开展,既充分调动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又使广大选民同代表的联系更方便、更直接、更集中。选民忙赶集、代表忙联系,已成为乡镇赶集日一道亮丽的风景。”新华镇人大主席梁顺磊说。


2009年3月18日,蓼泉镇第二代表小组开展年度第一季度代表小组活动日活动。代表小组组长赵天保传达了市、县人代会精神,逐月安排了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小组组长与小组代表分别签订了履职目标责任书,人大代表就开展“三个一、五个好”履职活动汇报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提出了履行代表职责主要做的工作及措施。


据介绍,自2008年该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在全县各代表小组开展以“带头推行一项工作、集中联系一次选民、提一条意见建议”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活动和“以学习宣传好、遵纪守法好、依法履职好、致富帮困好、文明新风好”为主要内容的“五个好”争创活动后,各乡镇人大不断深化代表“三个一”、“五个好”履职争创活动,各代表小组围绕落实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小康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维稳等重点工作,明确不同阶段代表带头推行工作的具体项目和工作要求,采取双向选择的办法,为每位人大代表确定具体工作项目,并细化代表“五个好”争创活动措施,完善争创活动机制,推行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登记通报制度,采取签订履职目标责任书,召开乡镇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等方式,极大地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和乡镇人大工作的活力,进一步推动全县代表小组活动步入了规范、有序、富有生机活力的工作轨道。


“通过开展‘三个一’、‘五个好’履职争创活动,每位人大代表都主动确定一项协助政府推行的工作。现在,日光温室示范点建起来了,规模养殖小区也建起来了,人大代表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蓼泉镇镇长刘勤欣慰地说。


针对乡镇人大工作力量薄弱、代表履职积极性不高、代表小组活动不经常、经费保障难等问题,2010年4月,临泽县人大常委会结合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广泛征求各乡镇党委、人大、政府及部分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制订下发了《临泽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从加强队伍建设、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广泛开展代表活动、完善代表活动阵地、注重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规范化建设的试行意见。同时,采取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片联系、工委挂靠乡镇人大工作等方式,切实加强对各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联系指导。


谈起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多瑛说:“新修订的乡镇人大工作条例,对乡镇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规范化建设试点,使乡镇人大各项工作有了新依据、新措施、新办法,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也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正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走向成熟,为今后全面实施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稳固基础。”


据该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了研究、探索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经验,自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换届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乡镇人大工作研讨会,为各乡镇人大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推动工作提供机遇,搭建平台。近年来,已先后研讨制定了《临泽县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临泽县乡镇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制度》、《临泽县乡镇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制度》、《临泽县乡镇人大工作制度》、《临泽县乡镇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登记通报制度》等六项制度。


发展中创新,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2012年2月3日上午,临泽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县机关综合办公楼四楼会议室如期召开。《临泽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讨论稿)》将提请本次会议审议。


“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是我们在上一届常委会深入开展乡镇人大专项工作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探索、试点,有效地推动了乡镇人大各项工作,是对我们这几年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的有效积累。”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喜在审议发言时说。


常委会组成人员及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审议时认为,开展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是推动乡镇人大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加强基层人大建设的新举措,是丰富代表小组活动、提高代表素质、发挥代表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渠道。


经过审议、举手表决,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通过了《临泽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标志着该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步入全面实施阶段。


实施意见要求,各乡镇人大、各代表小组要把开展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牢固树立依法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理念;要把规范化建设与贯彻落实代表法、甘肃省实施代表法办法、《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结合起来,与常委会确定的专题实践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乡镇人大其他各项工作。


“通过近几年的规范化建设,乡镇人大工作有哪些新的变化,在人大代表中反响如何,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该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开展县人大代表议政月活动,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一府两院”负责人、各乡镇人大主席、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对各乡镇人大开展规范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大检阅”。


在板桥镇板桥村村务活动中心,有一间布置一新的办公室,门口挂着“板桥镇第二代表小组活动室”的牌子,屋内的一面墙是彩色喷绘的以“强化代表意识、丰富代表小组活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为主题的图版,版面上还印有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姓名、照片、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及职务等;另一面墙上鲜红的国徽下,是代表小组的各种制度(代表学习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评议制度、代表履职登记通报制度);第三面墙上是代表学习园地,张贴着人大代表的学习体会;靠墙的文件柜里整齐地摆放着代表小组活动登记簿、代表接待选民登记簿、代表建议办理登记卡、代表履职登记卡等各类簿册;旁边的书橱上摆满了各类图书,有政治理论类、人大业务类、法律法规类、实用技术类等。


板桥镇人大主席倪锋周介绍,这是2012年上半年镇上投资8000多元,为全镇3个代表小组统一制作的。


在随后召开的议政月活动评议座谈会上,作为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成长历程”亲历者的张之信意犹未尽地说:“今天代表们看到的这些,只是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还包括落实人员编制、开展代表小组活动、规范召开会议、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代表培训、搭建履职平台、开展争创活动、代表述职评议、保障活动经费、加强建议督办等23项工作规范。”


昔日的沙河镇人大主席张之信也因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被县人大常委会提拔任命为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的负责人。


在谈到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时,张之信一脸的自豪,显得格外兴奋,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通过规范化建设,乡镇人大主席由十五届期间的党委书记兼任到十六届、十七届设专职人大主席,配备了专职人大干事,彻底解决了乡镇人大‘有将无兵’的问题。县政府及时将乡镇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按每个乡镇1万元的标准列入了县财政预算,乡镇人大代表人均活动经费达到200元左右,解决了过去乡镇人大主席开展工作‘有心无力’的问题。另外,各乡镇人大还通过以奖代补或发放误工补贴的形式,激励代表依法积极履职,为代表小组提供了活动经费支持。目前,乡镇人大主席都成为各乡镇的党委委员,在党委会上有了话语权,党委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逐年提高。‘三个一’、‘五个好’履职争创活动的开展,创新了代表小组活动的机制和载体,代表小组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保障更加有力,实效更加明显。我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也得到了上级人大的充分肯定,在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动态》上全文刊发了我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具体经验做法。”张之信继续说。


对于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该县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牛学贵有新的看法:“通过规范化建设,我们的工作有方向,有目标,较好地解决了闭会期间代表‘干什么’、‘怎么干’、‘如何才能干好’的问题;我们通过走访选民、为群众代言、带头发展特色产业、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在群众当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了。今后,我们工作起来腰杆‘硬’了,工作也更有‘干头’了。”


“如今,我们乡镇人大有人干事,有钱办事,代表学习交流有场地,群众反映意见有去处,代表履职有平台,小组活动有载体,人大主席的政治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代表履职的热情更高了。”该县人大常委会委员、鸭暖乡人大主席贾宏伟说。


在谈到开展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初衷时,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长喜说:“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动力和源泉。离开了人大代表,人大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我县541名市县乡镇人大代表,近90%在农村基层工作或生产生活。所以,如何发挥好在乡镇的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是我们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


李长喜说:“各乡镇人大紧紧围绕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专题实践工作,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小组活动的方式方法,做到了依法履职有力、活动特色明显、阵地建设规范,极大地激发了代表履职尽责的热情和活力,各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