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五项举措着力加强人大机关建设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21:54

近年来,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的要求,坚持不断完善机关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构,加强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人大机关,为常委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完善制度促规范。根据人大工作特点和机关工作实际,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会联系代表办法》、《各委室工作职责》等制度,并对《机关公文处理制度》、《信访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机关文秘和后勤服务工作时效要求》等十多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对机关文秘、后勤服务、安全保卫、车辆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使机关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与此同时,县人大常委会还重视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在人大机关形成了遵守制度、严守纪律和依规办事的氛围,促进了机关工作向规范化迈进。


健全机构促提升。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及时与党委及编制部门沟通衔接,将原农业财经工作委员会分设为农业工作委员会、财经工作委员会,将原属常委会内设机构的信访室调整为办公室内设机构,使人大常委会的机构设置与承担的职责相适应,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机制,加强了与省、市人大常委会及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衔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机关工作机制,人大常委会的整体工作效能得到明显提升。


优化队伍促保障。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和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素质。针对机关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县人大常委会结合机构改革,及时与党委沟通,先后为人大机关各工作委员会配备了一批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负责人;通过公开招考等途径,先后从乡镇、县直部门为人大机关选调了一批年轻工作人员,进一步充实了机关干部队伍,为常委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县人大常委会也很重视机关干部队伍的培养交流,不断加大机关优秀干部与党委、政府、法检两院及其工作部门之间的交流力度,拓宽机关干部的入口和出口,充分调动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改进作风树形象。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坚持常抓不懈,在近年来组织开展的调研活动中,都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地,与代表和群众打成一片,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和意愿,确保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同时,还将“沉下去”了解实情、“走出去”学习借鉴和“请进来”研讨交流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工作质量,一些调研成果在全县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促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特别是中央作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带头认真贯彻执行,在全社会树立了人大机关的良好形象。


加强管理促和谐。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构建和谐机关作为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改善机关办公条件,不断丰富机关文化生活,有力推进了和谐机关建设。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多方筹措资金,购置了一批办公桌椅和电脑,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并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建成了机关局域网,开通了人大机关网站,机关办公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还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国庆”节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丰富机关文化生活,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在工作上支持鼓励干部职工,在机关内部形成了团结合作、理解支持、关心帮助、宽容宽松的气氛,营造了有利于干部职工工作和身心健康的和谐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