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县 三年紧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23:49
近年来,甘肃省徽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相关视察活动,有力推动了该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徽县是典型的农业贫困县。据悉 ,2010年底,全县贫困人口达6.25万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为了紧抓扶贫开发新机遇,促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上台阶,2011年5月,徽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到麻沿乡熊北村、牡丹村、江洛镇金牛公司、城关镇和平村、石佛村,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视察。针对视察中发现的扶贫项目少,扶贫资金投入渠道单一;投资额度小,不适应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产业扶贫工作支持贫困群众增收的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视察组提出:要认真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国家、省市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实际,精心谋划编制今后全县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发展规划和扶贫项目。与此同时,要切实加大向上申报争取扶贫开发项目和资金的力度,力争把徽县列入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范围之内,从而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和资金。
对于县人大常委会的视察意见,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片区规划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安排部署徽县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等工作,站在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高起点、高规格谋划编制。县扶贫办结合省、市扶贫规划文件、规划编制方案及基础数据表、项目规划表等内容,对各部门编制的2011—2015年扶贫规划初稿中6个方面的220个项目作了详细介绍,同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修改意见。
2012年,高桥乡黑松村、崔坝村,麻沿乡糜岭村等6村实施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中,6村新修梯田1999.6亩,贫困户危房改造300户、硬化道路12.48公里,扶持500户贫困户养牛500头,发展油松育苗2666亩,新建村级互助社2个,实施普通技能培训600人次、农业实用技术1200人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6村、835户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012年底,徽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工作评议领导小组,通过听取汇报、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评议。会后,县人大常委会将评议结果和对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反馈给县政府,并要求其限期进行整改落实。
2013年5月,徽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到高桥乡黑松村、崔坝村,麻沿乡新店村、糜岭村对危房改造、道路硬化、产业开发、建立贫困互助社等工作开展了视察。针对本次视察中视察组成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扶贫办负责人承诺将逐一研究,逐一制定整改方案,逐一解决和落实,逐一向常委会反馈整改情况,积极纳代表之谏,集能人之智,破发展难题,不断推动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