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水:紧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27:26
甘肃省合水县是革命老区,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合水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服务全县工作大局,加大民生监督工作力度,始终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工作要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政府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使5.2万绝对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
精选议题,保民生
要提高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针对性,首要的问题是议题要选好、选准,只有选好恰当的议题,才能使人大的工作与党委的决策形成合力,与政府的工作合拍,才能使常委会更好地行使好各项职权。在近年来制订的常委会工作要点中,合水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三个围绕”(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上级人大常委会要求、县委工作部署中涉及的民生问题;围绕视察、调研、信访等途径搜集的民生相关的信息)选定民生议题,紧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为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加快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合水做出了积极努力。
强化审议,增实效
合水县人大常委会改进视察调研方式,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计划安排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真实情况,突出调研重点,逐步从综合性调研转变为专题性调研,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增强审议工作的实效性。在数次调研掌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2013年1月,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指出:全县贫困人口基数仍较大,扶贫开发任务还十分艰巨,存在扶贫项目资金争取难度加大,扶贫资金分散,整合配套能力有待提高,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民脱贫致富渠道单一等不足和问题。建议县政府积极谋划,加大扶贫项目的争取力度,抢抓合水县被列入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扶持的特困区域机遇,认真研究国家、省、市扶贫开发政策导向,及时捕捉项目信息,科学谋划论证储备一批扶贫开发的大项目,围绕产业培育、人畜饮水、道路建设、村级阵地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扶贫领域,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争取到位更多的具有较强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好项目、大项目,以项目的大建设拉动大投资、培植大财源、带动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并要进一步抓好扶贫项目的落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集中小钱办大事,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村组,整体推进,协调持续发展。
加强督办,促落实
人大常委会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不遗余力地推动解决民生难题,增进群众福祉,这是合水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识。对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形成审议意见后,县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专项督办工作组,负责抓好督促落实。对涉及面广、问题多、影响大的工作,督办工作组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及时交换意见,进一步对会议要求形成共识,增强研究处理审议意见的自觉性;并建立跟踪协调督办机制,在督察督办过程中加强调研随访,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主任会议反馈,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提出新要求,使监督与被监督双方围绕推进工作的目标形成良性互动。
改善民生,显成效
近年来,合水县人大常委会紧盯扶贫攻坚工作展开履职,县政府根据县情,采取“输血”与“造血”并重的方式,既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又不断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相关部门不断创新扶贫思路,打响了定点扶贫、产业扶贫、整村推进、社会帮扶等一系列扶贫开发“组合拳”。合水县按照“塬区苹果化、山区森林化、川区蔬菜化、养畜舍饲化”的总体思路,在川区把蔬菜生产作为两川(县川、固城川)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培育,依托板桥蔬菜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农业;在山区乡村,以舍饲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粗饲料开发加工,共扶持贫困户建牛棚2110座,购进良种黄牛4747头,奶牛375头,购进良种羊1160只,建青贮池3640个;在塬面充分利用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资源优势,扩大面积,提升质量,新栽苹果树8万亩,目前全县果树留存面积达到26万亩,果农户均苹果收入2.5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2486.4万元,使5.2万绝对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已成为农村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