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的“必修课”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28:09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先请办公室工作人员摘要宣读,然后请县交运局负责同志就农村公路建设有关政策法规及我县基本情况作补充说明……”


这是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农村公路建设管护工作调研前召开的一次动员培训会,也是一次法律法规的集中学习会。


为了提高常委会工作水平,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每年根据监督审议议题确定学法计划,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及人大机关干部的学法用法意识,为提高常委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调研检查前学法“充电”,为提高调研检查质量奠定基础


早在2007年,静宁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就明确规定,凡是常委会确定的调研、执法检查、视察事项,在工作开展前,所有参与者必须有重点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系统了解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内容,确保每项工作都能依法开展,提出的意见建议都符合法律规定。2007年以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集中学习了《城乡规划法》、《义务教育法》、《土地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以及《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条例》、《甘肃省农村公路条例》、《甘肃省物业管理办法》等40多部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为提高常委会监督工作质量奠定了基础。


会前集中学法,使常委会审议工作更加有力


“审议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建议必须有理有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这是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对每一位组成人员提出的要求。组成人员也自觉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坚持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检查审议过的每一项工作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一府两院”加强和改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今年4月,静宁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专题听取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在之前召开的主任扩大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照执法检查组提交会议讨论的《关于〈残疾人保障法〉实施情况的检查报告》,就《残疾人保障法》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了解和学习。


“对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法律是怎样规定的?”“残疾人康复经费的标准是多少?”“国家、省、市对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有什么规定?”……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一连串问题,执法检查组成员一一进行解释说明。


把审议工作与学法用法结合起来,这是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边学习边审议,既增强了法律法规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提高了审议工作质量。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上好会前学法这堂‘必修课’,不断提高人大常委会的依法履职水平。”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一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