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践行双联促发展 率先垂范显本色——会宁县践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28:36
甘肃省会宁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省、市、县委的双联行动精神,积极落实省、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倡议,全力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双联行动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引领示范作用,真心实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谱写出了助力贫困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篇章。
活动伊始,会宁县人大常委会精心部署,及时向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发出“践行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的倡议,以“送政策、送点子、送信心、帮致富、帮看病、帮上学”的“三送三帮”为活动载体,倡导每位人大代表结合自身优势,开展至少一对一的帮扶活动,随时检查,动态跟踪管理,从而达到“联村求发展、联户解民难”的联扶实效。倡议发出后,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踊跃行动,显现出了亮点纷呈的喜人局面。
省人大代表、康之源养殖公司经理赵有康,采取“投母还羔、担保贷款、订单种植、林下经济、吸收农民工”五种模式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为10个乡镇的350户养殖户提供3500只基础种羊;吸引当地21户农户在小区内饲养奶牛1310头;与1000多农户签订了玉米“订单种植”合约;并吸纳当地农民工150多人在公司就业。
市人大代表、郭城驿镇副镇长、红堡子村党总支书记蔺守强,多次深入农户家中,为群众讲政策、出点子、树信心、解难题。在了解到红堡子村王丕彪家由于家人长期患病,生活贫困不堪时,蔺守强主动拿出2000元以解其燃眉之急,并协调信用社为王丕彪贴息贷款5万元,帮助他办起了手工艺品制作铺,使其摆脱困境,走向致富路。
市人大代表、泰和养殖公司经理马艳丽,通过“党员带群众、会员联农户”、“投小鸡还鸡蛋、投饲料还鸡蛋”的帮扶模式,引领群众走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她通过衔接妇女小额信贷和双联惠农贷款,让公司为5户贫困户担保贷款40万元,并免费提供5000只育雏,帮助新建圈舍5家,饲养蛋鸡2万只,扶持他们走上养殖致富路。
市人大代表、西北大磨坊食品工业公司经理张玉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两免一高”的方式帮扶农户。他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并且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原料。通过帮扶带动,公司的小杂粮种植基地已发展到4万亩,惠及农户2万多户,平均每年每户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
市人大代表、会宁县第三建筑公司经理童天佑,每年在公司安排下岗职工和当地农民工就业1200多人次。在双联行动中,他为头寨子镇、柴家门乡基础设施建设出资10万元,并和县慈善会签订协议,每年出资2万元用于资助10名特困大学生。
县人大代表、会宁县妇联主席胡巧华,在双联行动中,发挥自身优势,争取会师村镇银行为会宁县发放妇女小额贴息贷款8.5亿元,受益妇女达到17000多名。她还争取中国妇基会捐资20万元,为联系村新修“母亲水窖”200眼,并多方筹措资金,为联系村捐建“留守儿童之家”一处……
窥其一斑,可见全豹。在整个活动中,县人大常委会精心组织实施,充分调动乡镇人大代表的积极性,组织代表进村入户宣传政策形势,制定帮扶规划,调节矛盾纠纷,兴办惠民实事。据统计,双联行动中,全县乡镇人大代表已为贫困户落实帮扶资金87万元,投放能繁母猪346头、能繁小尾寒羊362只,协调争取重大项目8个,帮扶特困学生273人,帮扶贫困患者56人,联系输转劳务2786人,为农户协调贷款1420万元,协调农网改造340户,帮扶硬化村组道路23.5公里,衬砌渠道12公里,维修机井泵站4处,新打水窖126眼……
会宁县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县直单位、企业界人大代表,根据行业特点,组成十大活动小组,结合行业优势,积极开展双联工作。其中,教育系统代表活动小组开展以“联乡、联村、联户、助校、助教、助学”为主题的“三联三助”活动,先后资助贫困学生172人,捐资15.8万元;卫生系统代表活动小组开展以“联乡、联村、联患者、单位帮特殊人群、上级帮下级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帮患者”的“三联三帮”活动,先后帮扶患者103人,捐资4万多元,并组织各医院专家和医护人员多次赴边远乡村开展义诊活动,积极筹措资金,新建了8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城建系统代表活动小组,积极为乡镇、村制定规划出主意、作指导,并督促落实农村危房改造3000多户;农、林、水系统代表活动小组,深入村组农户培训农民1.2万人次,指导新建蔬菜大棚30座,引导种植苹果树5000亩、核桃树6000亩,指导发展规模养殖户363户、养殖小区16个;工信系统代表活动小组,为联系村户捐资捐物、协调筹措资金98.2万元……
践行双联促发展,率先垂范显本色。通过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如今,当踏进许多昔日落后的小山村时,大家都会欣喜地看到,一幢幢新农村住宅拔地而起,一排排崭新的养殖圈舍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道路蜿蜒乡间,一层层机整梯田布满山野……双联行动让贫困农村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