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四个强化”转作风提效能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29:57
为深入开展机关效能风暴行动,近日,甘肃省武山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坚持依法监督与增强服务并重、抓队伍与建机制并举,突出“四个强化”,进一步改进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能,在机关形成“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良好氛围。
“四个强化”是:
强化学习培训。武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围绕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队伍目标,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完善学习培训制度,拟定学习培训重点,每周组织两次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每月选择一个专题组织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轮流学习研讨交流,组织开展民生热点问题调研,多形式多途径加强机关干部和组成人员的政治理论、政策形势、法律法规及人大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人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强化整章建制。结合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和效能风暴行动,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作为规范人大工作、切实履行职能、提高工作水平的有力保障。今年以来,先后召开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在充分讨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武山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各工委办与“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工作职责、机关管理、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着力解决机关效能和服务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制度规范行为,以落实提升效能,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奖惩、激励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了人大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强化服务观念。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寓监督于服务之中。自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武山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帮扶人员与四门镇四门、三衙两村的驻村干部、村班子成员共同讨论研究,立足群众比较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定了四门村食醋生产规模扩大经营、街道亮化、养殖户小额担保贷款争取,三衙村柳编产业原料不足、田间道路所需涵管和村内支巷道硬化等几项重点实事,并由各工委办人员专门负责协调落实。截至目前,已为联系村解决水泥80吨,采取群众筹资投劳、镇政府补贴、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援助的方式,硬化了全长2200多米的支巷道15条;协调解决了价值1.5万元的田间道路涵管10根和实施了投资3万多元的巷道亮化工程,安装路灯40盏。通过帮扶,使农民群众体会到了开展双联行动的实惠,进一步增强了机关干部为群众服务、为基层解困、为部门工作鼓劲、为政府工作献策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人大工作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强化机关建设。以创建平安、和谐、效能机关为重点,深入开展以“改进、规范、提升、承诺、公开”为主题的效能风暴专项整治“七项行动”,深化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展现爱岗敬业、激情实干、争先创优的团队风貌。机关党员干部要坚持严谨细致、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多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加大领导批示件督办落实力度,做到随收随办、急事急办,不误时、不误事。机关各工委、办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健全完善和谐共事、有序运转的工作机制,形成心齐劲足、气顺人和的工作氛围,树立清廉为民的人大常委会机关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