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承诺(上)——定西市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巡礼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30:58


2012年2月20日,甘肃省委召开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以全省贫困县贫困村为重点,由40余万名干部联系40余万特困户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面启动。


省人大常委会随即发出倡议,号召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在全省扶贫攻坚活动中发挥作用。


随即,定西市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迅速投入活动之中。一年多来,该市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有序有效投身于扶贫攻坚主战场,围绕双联“六大任务”,积极作为,为民富民。据统计,全市有占总数79.48%的6189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联系贫困村1045个、贫困户7622户,帮办实事8064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5120条。一个个数字,折射出人大代表“行动”的身影,浸透着人大代表履职作为、奔波奉献的心血和汗水;一件件实事,应对着人大代表为贫困村、特困户解决的具体问题,讲述着生动感人的故事。


刘大江:


让农民脸上的笑容更灿烂


曾于2008年当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五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期间6次面见温家宝总理,年年就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提出建议的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经销协会会长刘大江,2012年再次当选为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因为与土豆的特殊情结,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土豆代表”。


2012年4月初,刘大江收到了定西市安定区人大常委会印发的关于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倡议书。


“作为一名从农民中选举产生的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我深知农民的疾苦,了解农民的期盼。”刘大江告诉记者:“如何推动联系村的整体发展、辐射带动村民收入的提高、进而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关键是要引导农民向富民产业靠拢。”


2012年,刘大江筹集资金200多万元,采取“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在双联点安定区杏园乡郑川和李河两个村建立脱毒马铃薯原种标准化种植基地1000亩,投放原种470万粒,帮助两个村近250户困难户发展标准化原种基地建设。


起初,当地老百姓对此存有疑虑,私下议论道:“一个雀蛋大的种子根本出不了土就死了,谈什么丰产。”为打消大家的顾虑,他和农技人员、乡政府工作人员一道,向农民耐心讲解种薯扩繁的科技知识,科学种植的好处,并承诺每亩保证产量在两吨以上,高出市场价每吨200元回收,让大家吃上定心丸。


为加强马铃薯产前、产中、产后的科学管理,刘大江向农民耐心讲解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及病虫害防治等现代农业知识,并将《标准化种植规程手册》发放到农户手中。当年9月,经省农牧厅、定西市和安定区种子部门联合测产,每亩产量达4500多公斤,接近世界水平,创造了定西马铃薯旱地种植的奇迹,200户农户的户均收入近3万元(平均每户6亩),比种普通薯每户高出2万多元,基地种植农户总计增收接近500万元。


2013年春播季节,刘大江又给称钩驿、青岚山、凤翔、杏园等乡镇特困户无偿资助马铃薯原种36吨,在杏园“双联”点继续采取2012年的模式,帮扶300多农户建立马铃薯原种基地1500亩,走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通过测产,每亩比其他农户增收2000多元,农民腰中的钱包鼓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刘大江代表在做好联系村帮扶工作的同时,还将帮扶的对象增多,帮扶的范围扩大。2012年4月,他向安定区宁远镇、香泉镇部分困难户无偿投放原种11吨,引导群众按照良种化、标准化的要求发展马铃薯种植业。5月份岷县发生特大雹洪灾害后,及时向灾区无偿送去马铃薯原种20吨。今年岷县漳县发生6.6级地震后,他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6.8万元,帮助受灾群众生产自救。


安定区称钩驿镇梁家坪村农民宋建斌,一家8口人,1老3残,有3个孩子,只有一个劳动力,家庭特别困难,其中一个孩子考取河北医科大,无力支付学费,面临辍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大江慷慨解囊,当即资助2000元现金,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并承诺帮扶他直至完成学业。今年,他无偿提供马铃薯原种2000公斤,建议他家每年多种几亩马铃薯,增加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得到安慰的一家人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近年来,刘大江个人一直资助在校大学特困生和高中特困生,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截至目前,他已资助特困大学生和特困高中生50余名。


刘大江认为,把双联工作与人大代表的履职工作紧密结合,初步打造一个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新平台、改进地方人大代表工作的新载体,为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促进人大代表履职作为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不仅要发挥自身优势帮办实事,同时也要结合履职活动认真学习宣传政策、忠实反映社情民意。为此,他一有时间就认真学习并带头宣传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农村养老保险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政策,宣传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帮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他除了平时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有关会议、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视察、评议等活动外,还定期不定期地深入部分村社调研,走访群众410多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00多条,经过梳理归类,分别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带来的实惠。


刘大江表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履职活动。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为群众忠实代言,向上级部门真实反映群众呼声和建议,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将一如既往,不辱使命,为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边国胜:


为了机场村的“小康梦”


2011年10月,临洮县新添镇机场村党支部书记、森源苗木公司总经理边国胜当选为临洮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对此,他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个职务、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启动后,机场村被确定为边国胜的双联村。该村由原叶家坪和赵家湾两个村合并而成,共3个社、372户、1616人,2500多亩耕地。其中,水浇地就有1600多亩,多年来以种菜为主。但最让乡亲们闹心的就是种着大水田、走着烂泥路,菜种得再好也运不出去。


要致富,先修路。边国胜决定无偿捐资130万元,改造硬化通村主干道。经过短短40天的紧张施工,建成了一条长2.5公里、宽6米、厚20厘米的通村混凝土道路,全体村民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2013年初,全省各地积极组织发放“双联”惠农贷款,作为县人大代表、机场村支书,边国胜积极响应省、市、县各级党委和人大的号召,为本村协调争取贷款4050万元,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苗木产业。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农户采取联合的方式以每7亩地为1份股,申请贷款50万元,由公司提供反担保,资金由公司统一调度管理使用;公司为每7亩地提供40万株云杉苗木,并负责栽植、起苗和技术指导,农户负责田间管理,3年内为每户每月发放1000元管护费,3年后为每户农户一次性分红30万元,并由公司负责偿还贷款。通过这一举措,3年时间里,农户可以直接获得收入33.6万元。目前,贷款已经全面发放到位,共在机场村栽植云杉苗木565亩、3240万株。


边国胜深有感触地说,“‘公司+农户’的合作机制,将森源苗木公司和机场村的命运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更将自己和全村父老乡亲的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边国胜告诉记者:“群众选我当代表,就是要我为他们代言,这是对我的信任。对我来说,除了处理好村里的事务和企业管理外,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履行代表职责,多听群众的诉求,尽可能把他们的心声和意愿反映给上级政府部门,为他们代好言。”


边国胜担任县人大代表两年多来,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不忘使命,依法尽心尽力地履行代表职责。通过走访调研,时刻关注群众诉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归纳梳理,共领衔或联名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8条,其中5条意见建议引起了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办理取得显著成效。


临洮县新添镇位于洮河东岸,近年来,由于洮河对岸广河县修建水电站,再加上不少企业未经批准非法越界采砂,导致洮河河岸裸露、河流改道、河岸东移,上千亩农田被冲毁,群众反映强烈,同时还存在严重的民族群体性对抗事件隐患。对此,边国胜先后在县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尽快修建新添境内洮河护岸的建议》、《关于治理洮河非法采砂企业非法采砂的建议》。因建议提得准确,涉及民生问题,县人大常委会作为重点建议进行督办,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从今年5月开始,由县水务局牵头,与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国土局、安监局、工商局等7个部门组成联合整治工作组,对河道内非法采砂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对26家河道采砂企业下发了《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依法拆除违法违规采砂企业12家,拆除装载机、采砂台等设施10处,清理砂石废料2万立方米,依法征收河道采砂管理费36.66万元;逐步形成了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疏堵结合、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有效打击了河道内非法采砂活动,使全县河道采砂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保证了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洮河新添段堤防工程已由省发改委批复,工程总投资4496万元,治理洮河新添段河道18公里,新建护岸堤防14.24公里,修建排洪涵管6座。目前,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到2014年6月底,将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该工程的实施,可确保洮河新添镇1.8万人、1.6万亩耕地免受洪水侵害。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如今,边国胜和乡亲们一边种树,一边谋划机场村的明天:在逐年扩大苗木种植面积的同时,组织每家每户分期分批到华西村参观学习;明年初,实现全村道路硬化,建成占地20亩的集体养殖小区;后年,规划建设占地10亩的蔬菜苗木产地市场和2000立方米的恒温气调库……力争三到五年,全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廉牛辉:


做有社会担当的人大代表


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定西市人大代表、定西市悦心住房置业担保公司董事长廉牛辉作为一名企业界人大代表,从发展富民产业、落实项目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积极参与,将双联行动作为自己履职的重要平台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


当国家提出“开发科技扶贫,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要求,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与建设项目时,廉牛辉强烈意识到能够为农民群众做点事情的机会来了。根据掌握的信息,他及时向市县领导及相关部门作了汇报,前往甘肃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深度咨询,并带领有关专家到广西、西安、杨凌等地考察。在考察论证后,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成了《通渭县三万亩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后,他带着项目资料到省市及国家扶贫办作了详细的汇报,得到了国家扶贫办的大力支持。


为创建这一项目,廉牛辉注册成立了甘肃凯悦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筹资金100万元调运苗木,在通渭县平襄、马营、碧玉、襄南、李店、榜罗、义岗等乡镇建设桑椹种植示范基地。为确保“通渭县三万亩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顺利实施,廉牛辉制定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桑椹种植协议的方式,无偿提供桑树苗及相关技术服务,在桑树种植后的前3年,向种植户每年每亩预付300元桑果款,用于农户对桑椹进行田间管理,同时保证收购农户所产桑果,解决了农户种植桑椹的资金问题,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2012年,平襄、马营等6个乡镇的1860户农户已栽植桑椹6800亩、120万株,企业投入资金600多万元。今年,廉牛辉又采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在平襄宋堡、温泉村、第三铺万岔村流转土地2000亩,栽植优质桑椹种苗60万株,目前长势良好。


作为一名企业界的人大代表,廉牛辉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在干好企业本职工作的同时,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通过调查研究,提出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在定西市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廉牛辉提出了《关于在定西市二阴区建立云杉油松育苗基地的建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廉牛辉委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的教授带领团队对该项目进行考察论证,当得到项目可行的论证结果后,廉牛辉与马营镇政府积极联系,在马营镇涧滩村流转土地2000亩,建设马营镇两千亩高效农业综合示范基地。项目规划建设针叶树种育苗1100亩、中药材种植600亩和栽植桑椹300亩,项目概算总投资8600万元。该项目于2013年3月1日开始实施,5月底完成,共育苗1100多亩,种植中药材600亩、桑椹300亩,完成投资2990万元,其中支付当地群众机械及劳务费390万元,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围绕通渭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县“红色圣地游、陇中风情游、书画采风游、温泉度假游”四大旅游特色,依托“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全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的品牌优势,建设“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项目,廉牛辉提出了《关于对通渭县书画产业园建设给予支持的建议》,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项目和资金扶持。


建议转交市政府后得到高度重视。该工程已于2012年4月初动工修建,建设规划分三期进行,建筑面积总计7.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6亿元。工程建成后,可完成建筑面积8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的商铺280余间,用于经营古玩、字画、装裱、剪纸及民间文化遗产。为了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创造机会,县上计划对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的所有经营业主给予免收两年店面租金的优惠,并为其提供30万元至200万元的贷款担保。


汶川大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廉牛辉向灾区捐款10多万元,同时在陇南市、舟曲县和古浪县确定233名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资助。2012年,岷县“5·10”特大雹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他为灾区捐助了价值57万元的救灾物资,并资助50名灾区学龄儿童,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考上大学后每人每年资助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去年,廉牛辉又在古浪县资助了受尘肺病侵害的20名孤儿和12名大学生。


廉牛辉在高效经营企业发展的同时,将公司目前收益良好的部分地产共计3000多万元的商铺永久性不对外销售,全部用于出租,将其每年所得租金收入用于慈善捐款,并通过“甘肃爱心网”作为公示平台向社会公布详细情况。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作为一名企业负责人,廉牛辉始终认为,要把代表履职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发展与群众的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以切合实际的意见建议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代表履职与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结合起来,丰富代表履职经验,扶危济困,捐资助学,展现作为一名企业家的社会担当,最大限度地尽好企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