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工作掠影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15-01-22 13:31:53

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鼓点,我们迎来了2014年,回望和盘点2013年工作,为民监督、监督为民铸就了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主基调,而贯穿其中的民主意识、法制精神更为监督工作增添了新亮点、汇聚了正能量。



民生成为监督工作的关键词


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维护民权,为民务实的民本情怀交汇成了2013年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主旋律。


关注民生始终是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首选项。一年来,通过听取上半年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依法审查批准2013年市级财政超收收入安排使用方案、听取2012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及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报告等途径,强化全市计划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督促政府将有限的财力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计民生改善。2013年,平凉市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比重达到74.3%,新建保障性住房9949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万户,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2.9%,实现减贫14.32万人,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及城乡养老保险和企业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均有了不同程度提高。


保障人民群众权益成为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一年来,先后对全市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和全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围绕平安平凉建设,对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消防法、甘肃省消防条例进行了执法检查,督促解决了安全隐患方面存在的部分突出问题。围绕养生平凉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药残留超标、违规使用生长剂和添加剂等问题,检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行情况。围绕物价一度上涨过快,采取事前暗访与事中明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执行价格法和甘肃省价格管理条例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通过检查,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维护了人民群众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是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主题词。一年来,始终把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作为常委会密切同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制定了《关于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督查办法》,两次深入承办部门,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了督查。常委会各主任带头督办重点建议,协调解决了代表提出的教育资源布局、重大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开发等难点问题。目前,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81条建议已全部办结,并向代表一一作了答复,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基本解决和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共79件,占97.5%,助推了社会和谐、促进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大代表在行动”拓展闭会期间代表工作新途径


代表主体作用如何有效发挥?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怎样开展?围绕增强常委会工作活力,推动闭会期间代表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平凉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对各级人大代表而言,不仅仅是一次思想和作风上的洗礼,更是一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载体和平台。一年来,按照甘肃省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总体安排,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了全市“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经验交流会,积极推行了强化领导、宣传培训、分类指导、创新载体、典型示范、制度推进“六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坚持把参与活动作为代表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与全省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结合起来,以“代表之家”和代表小组活动为平台,分类指导开展了“四参与一争先”和“六带头两争先”等主题实践活动,各级人大组织和人大代表在参与式结对帮扶中转作风、接地气、解民忧、扶民困,为贫困群众措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中省主流媒体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总结推广了平凉市的成功做法。


以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为突破口,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意见》,实行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代表制度,积极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2013年先后组织60多名代表参加了省、市人大开展的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邀请26名基层市人大代表列席了常委会会议,推荐30多名代表参加了有关听证、评议、座谈会,推荐部分代表担任了专项工作监督员,让代表在参与议事决策、开展监督检查、促进全市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制度创新谱写自身建设新篇章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一年来,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在遵循法律政策、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借鉴外地做法的基础上,制定了常委会专题询问、重大事项质询、审议意见办理督查三项制度,从权力运行层面规范和细化了监督工作程序,夯实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制度基础。


专题询问作为询问的形式之一,因其能够比较系统和集中地对某一问题实施有效监督,因而备受各方关注。2011年平凉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围绕群众关注度较高的食品安全问题,首次开展了专题询问。为了进一步增强专题询问的质量和实效,经过近三年的探索完善,2013年平凉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平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暂行办法》,该办法对专题询问的范围界定、基本原则、询问主体、询问对象、议题确定、时间安排、问答方式、结果运用、解释权限、施行时间等十个方面问题都一一做了明确。该办法的出台,推动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探索和制度建设,成为平凉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制度建设的一大“亮点”。


为了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让已经形成的制度科学有效运转起来,产生监督求实重效的长效驱动力,凝聚为民务实的强大正能量,平凉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首次对市政府关于办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进行了会议审议和满意度测评。这是平凉撤地设市以来,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意见督办方面的重要突破。这一做法,


不仅给出了评价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标尺,而且使人大的监督有始有终。



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是全面深化改革对人大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秉承为民监督、监督为民的工作主旋律,平凉市人大常委会一定会在新的一年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更为精彩的答卷。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农环工委 肖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