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联让五里坡村人看到了希望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32:01
“这里原来是条又窄又难走的过水桥,现在成环江大桥了。那是新硬化的街道和架设的太阳能路灯,解决了我们的出行难。这户人家原来是危旧的土坯房,现在你看搬进了新修的小康屋。那一片空地,打算建设文化体育广场……”走进甘肃省庆城县庆城镇五里坡村,到处彰显着联村联户的和谐春风,谈起村里的喜人变化,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多亏了庆城县人大的双联干部。”
据悉,自省委发出双联行动号召后,庆城县人大常委会主动参与,把庆城县庆城镇北五里坡村列为帮扶联系点。
北五里坡村是庆城镇的贫困村之一,全村有贫困户196户936人。由于新区开发和王沟门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川区群众人均耕地较少。本村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县城就近打工或外出流动打工。受地形等条件影响,自然村之间、农户之间发展很不平衡。2013年以来,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智力”帮扶和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作为双联行动的着力点,按照“思想帮扶、政策帮扶、产业帮扶”的思路,深入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在思想上帮助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积极引导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在政策上为贫困户协调小额妇女担保贷款、民政救济、法律援助等帮助;在产业上积极向贫困户推行设施养殖、中药材、全膜双垄沟播洋芋、玉米和设施瓜菜种植,并多方争取,寻求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针对制约村上发展水、桥、路等瓶颈制约因素,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多方协调,村组干部积极争取,使这些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截至目前,通往王沟门居民点的环江大桥已竣工通车,实现了城区和居民点的对接;东塬头引水工程完成铺设主管道4000多米,可解决400多群众的吃水困难;东塬头村组3公里砂石道路已经通车,后续工程全部完成;帮助协调解决因新区开发引起的矛盾纠纷70多起,236户、755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的改善。与此同时,庆城县人大常委会还联系帮助13户群众改良养羊品种,购买小尾寒羊56只,发放种植、养殖技术方面资料200多份;协调输出外出打工人员105人次;在为群众纠正户口年龄、联系专家就诊等方面办理实事40多件;为3户贫困户协调县妇联“母亲水窖”工程予以救助,已经完成了工程任务;为4户帮扶对象安装了窖水净化器,保证了饮水安全;为1名贫困高三学生争取了1500元春蕾生助学金;为15名0至3岁婴儿送去了营养包。
据悉,自省委发出双联行动号召后,庆城县人大常委会主动参与,把庆城县庆城镇北五里坡村列为帮扶联系点。
北五里坡村是庆城镇的贫困村之一,全村有贫困户196户936人。由于新区开发和王沟门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推进,川区群众人均耕地较少。本村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在县城就近打工或外出流动打工。受地形等条件影响,自然村之间、农户之间发展很不平衡。2013年以来,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智力”帮扶和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作为双联行动的着力点,按照“思想帮扶、政策帮扶、产业帮扶”的思路,深入扎实开展帮扶工作。在思想上帮助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积极引导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在政策上为贫困户协调小额妇女担保贷款、民政救济、法律援助等帮助;在产业上积极向贫困户推行设施养殖、中药材、全膜双垄沟播洋芋、玉米和设施瓜菜种植,并多方争取,寻求资金和技术上的帮助。针对制约村上发展水、桥、路等瓶颈制约因素,庆城县人大常委会多方协调,村组干部积极争取,使这些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截至目前,通往王沟门居民点的环江大桥已竣工通车,实现了城区和居民点的对接;东塬头引水工程完成铺设主管道4000多米,可解决400多群众的吃水困难;东塬头村组3公里砂石道路已经通车,后续工程全部完成;帮助协调解决因新区开发引起的矛盾纠纷70多起,236户、755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的改善。与此同时,庆城县人大常委会还联系帮助13户群众改良养羊品种,购买小尾寒羊56只,发放种植、养殖技术方面资料200多份;协调输出外出打工人员105人次;在为群众纠正户口年龄、联系专家就诊等方面办理实事40多件;为3户贫困户协调县妇联“母亲水窖”工程予以救助,已经完成了工程任务;为4户帮扶对象安装了窖水净化器,保证了饮水安全;为1名贫困高三学生争取了1500元春蕾生助学金;为15名0至3岁婴儿送去了营养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