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小记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32:15

    2013年7月10日,甘肃省通渭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对全县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这是通渭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就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专题询问。经过多半年的整改,此次专题询问收到了“帮助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政府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预期目标。
  缘起:通渭的教育现状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差距较大
  群众对一个地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最直观的还是高考情况。
  2013年,通渭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为1299人,上线率18.55%。高考上线率虽然比2012年有所提高,但在全市仍处于后列,与定西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教育工作陇西现场会提出的“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的要求相差0.1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上线率低8个百分点,在全市的排名比较落后。
  “不仅如此,在2013年市级检测考核中,通渭县六年级学生‘三科合格率’仅为17.2%,九年级学生的‘七科合格率’也仅为20.6%,都处于较低水平。在2012年度定西市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中,通渭县排名也比较靠后。”熟悉教育工作的人大代表在审议有关报告时,也提出了如此批评。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通渭县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不同看法:这几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教育基础条件越来越好;教师队伍规模越来越大,学历越来越高,待遇越来越好。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高考录取率偏低,教育质量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与建设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现状,2013年高考过后不久,通渭县人大常委会敏锐把握人民群众特别关注教育的最佳时期,积极响应人民群众期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呼声,果断增加监督议题,决定对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一次全面彻底调查,并就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一次专题询问,探究通渭教育的底子,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督促政府切实解决好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从小学到高中,从农村到城市,全面把脉教育质量
  2013年6月,通渭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先后深入农村的6个学区、县城区的25所学校以及县教体局,对全县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专题调查。
  这次调查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调查范围从农村教学点到乡镇学校再到城区学校,历时10余天。调查范围之广、调查时间之长,在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历史上前所未有。
  调查过程中,调查组采取现场察看,与人大代表、学生家长、学校教师进行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教育教学工作情况。针对调查时每到一处,都有系统的工作汇报和长篇的材料介绍,并且大都千篇一律,讲成绩、谈作为的多,说问题、找弊病的少等问题,通渭县人大常委会调查组采取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多次临时改变路线、不提前通知、不说明来意、不介绍人员,以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学校和当地群众中间了解实情、发现问题。
  “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这几年,我们村适龄儿童的数量急剧减少。现在,我们村这个教学点共有5个学生,3个老师。学生少,老师就不认真教课。有时候,他们还轮流回家,不把教学工作放在心上。这样的状态,怎么能教好学生?”襄南乡群众对当地教学点的老师提出了意见。
  “就我们学校而言,按照师生比来看,教师的数量并不少。但是,按照结构来考量,我们学校教师结构性缺编还是比较严重。”新景乡一乡村小学校长诉苦道。
  ……
  调查结束后,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两位副主任分别组织召开离退休老干部座谈会和教育工作者座谈会,征求对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从不同角度、深度,把脉教育教学质量。同时,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吕裕民亲自带领调查组,深入城区一中、二中、三中,召开学校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情况、了解困难、谈论对策,其态度之诚恳、心情之迫切、体察之细微,令许多参加座谈会的人员为之感动。
  每到一处,当地群众、人大代表、学校校长、教师畅所欲言,都结合实际谈起了自己对教育工作的看法和见解,让调查组充分掌握了全县教育教学工作的真实情况。
  询问:严厉中折射出关切,诚恳中蕴含着反思
  2013年7月10日,通渭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专题询问全县教育教学工作。
  此时的县政府招待所大会议室座无虚席,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悉数到场。通渭县政府也对这场专题询问十分重视,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亲自到会听取询问,县政府办、县教育体育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到会回答询问。
  一场特殊的“拷问”就这样开始了。
  “问”,通渭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即席发问;“答”,通渭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有问必答。
  据了解,为了扩大专题询问的影响,在这次专题询问会召开之前,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就邀请了15位省、市、县人大代表列席本次常委会会议。同时,还邀请全县高职中校长,城区学校校长,乡镇学区校长参加会议,邀请部分公民代表旁听会议。
  第一个发问的是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作信,他的发问直指今年群众热议的教育焦点——全县的高考情况、高中教育的现状以及今后对高中教育的打算。
  通渭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张新社如此回答:“纵向比较,近年来,我县高考上线率逐年上升。横向比较,我县高考上线率与周边教育发达县区仍有较大差距,增长幅度有限。我县高中教育质量不高,形势不容乐观。今后,作为职能部门,我们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实施科教优先战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严格考核评比,打造高效课堂,狠抓高考备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一个回答刚结束,又一个问题接着来了。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主任邢子江发问:“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县教育经费预算情况如何?支出情况如何?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是如何安排的?还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又该如何保障?”
  县财政局局长何信贤立即回答:“2010年至2012年,全县教育经费共投入118179万元;2013年上半年,全县教育支出22396万元。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经费紧张,投入不足;预算有待细化;财务管理水平有待加强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调整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强化预算管理,规范预算执行力度;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通渭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从不同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12个问题,内容涉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的管理、经费的落实、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在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增进了对通渭教育现状的了解,凝聚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共识。
  建议:奋起直追,再塑通渭教育新形象
  专题询问结束后,通渭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全县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学校管理不够严格规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教学质量较低、办学条件比较落后等问题,提出了要严格考核、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深化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注重培育、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强化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书,转送到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其按照审议意见,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再塑通渭教育新形象。
  在转送审议意见书的同时,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吕裕民还提出要求:“通渭县政府对教育教学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仅靠政府一方要办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人大常委会历年来一直很关心重视教育工作,连续多年对这一工作进行监督。2012年,我们就全县教育布局调整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2013年,我们又在对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专题询问,以帮助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促进政府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全县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专题询问过后,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按照审议意见的要求,认真抓好整改工作,努力办好教育这个关乎百年大计的事业。”
  与此同时,通渭县人大常委会还将《关于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情况的调查报告》上报通渭县委。通渭县委主要领导对调查报告非常重视,作出了重要批示:“教育是全县人民的希望所在。该报告呼应全县人民关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坦诚、准确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工作建议,请转发全县认真贯彻落实。” 
  整改:为了群众的期盼
  目前,通渭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正在按照审议意见的要求,认真扎实地进行着整改。
  ——县政府建立了县乡领导和县直部门联系学校的制度。按照这一制度要求,县乡领导和部门各联系一所学校,并按照统一安排,经常深入所联系学校开展调研指导,解决实际困难;县乡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深入所联系学区(校)调研、检查、指导工作不少于2次;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本辖区内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经常进学校门、问学校事、解学校难,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也要联系1所学校;通过联校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督查指导,形成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
  最近,通渭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各学区(校)校长进行了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对全县各大学校校长及领导班子进行了重点调整,加强了校长队伍;举办了以“我的教育梦”为主题的暑期校长读书研讨班,进一步提高了校长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校开学初,全县各学校利用周一国旗下的演讲和教师节庆祝活动之际,开展了师德宣誓活动,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举办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培训,提高了义务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集中报名,公开招考的方式进行了教师选调,优化调整了教师队伍。
  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吕裕民说,整改还在进行中。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通渭的教育事业一定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