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市城关区人大常委会检查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情况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33:11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人大常委会组成检查组,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全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检查。
检查组认为,城关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启动4个月来,区政府高度重视,部署及时,措施有力,制度完善,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革新城市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很好地针对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服务于人民,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网格化管理向功能更为丰富、管理更为科学、服务更为精细的目标迈进。
检查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网格化管理工作还需加大宣传力度。此项工作在全市还处于试点阶段,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少,群众知晓率不高。二是网格化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目前,基础网格管理的网格长由各街道干部担任,由于其街道事务繁重,难以做到随时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网格管理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三是网格化管理发展不平衡。检查组了解到,城关区网格化建设工作刚刚起步,如何有效整合、激活资源,形成新的工作机制,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精细化,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三维数字平台和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职责重叠,在处置有关案件上存在重复流转问题。五是网格化平台管理中,大部分人员为临聘人员,工资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为此,检查组提出意见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了解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在社区宣传栏、公共活动场所、各楼张贴宣传材料,解释说明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强化督查手段,建立部门责任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奖惩。要针对服务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人口信息为基础,统筹相关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打造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将居民服务需求信息及时录入,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家采集、多家使用”。要进一步明确网格化的责任主体,基础网格长应设置专门人员担任,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要采取措施,稳定队伍,提高网格化平台管理中临聘人员的工资待遇。要与市三维数字系统做好对接工作,在技术方面,请专家提出方案,及时上报市三维中心解决软件冲突问题,研究解决数字化城市平台和三维数字系统整合方案,有效激活资源,提高网格化管理运行效能。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驻地驻区机关、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共驻共建,真正使网格化管理成为全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民情网”、“便民网”。
据了解,网格化管理是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单元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管理能帮助建立和健全问题发现及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服务到位的常态化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使得社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职责明确、资源整合、运转高效,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网格化管理通过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监测、对重点区域或设施的实时监控、对隐患矛盾的及时化解,有效提高政府防控的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
检查组认为,城关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启动4个月来,区政府高度重视,部署及时,措施有力,制度完善,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革新城市管理模式,推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很好地针对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服务于人民,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网格化管理向功能更为丰富、管理更为科学、服务更为精细的目标迈进。
检查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网格化管理工作还需加大宣传力度。此项工作在全市还处于试点阶段,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少,群众知晓率不高。二是网格化管理工作需要加强。目前,基础网格管理的网格长由各街道干部担任,由于其街道事务繁重,难以做到随时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网格管理工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三是网格化管理发展不平衡。检查组了解到,城关区网格化建设工作刚刚起步,如何有效整合、激活资源,形成新的工作机制,推进管理工作信息化、精细化,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三维数字平台和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职责重叠,在处置有关案件上存在重复流转问题。五是网格化平台管理中,大部分人员为临聘人员,工资低,影响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为此,检查组提出意见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新闻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让广大群众了解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重大意义。各街道办事处、社区要在社区宣传栏、公共活动场所、各楼张贴宣传材料,解释说明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要强化督查手段,建立部门责任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进行考核奖惩。要针对服务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确保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人口信息为基础,统筹相关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打造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将居民服务需求信息及时录入,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次使用,一家采集、多家使用”。要进一步明确网格化的责任主体,基础网格长应设置专门人员担任,积极推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等工作方法,确保网格化管理的正常和有效运行。要采取措施,稳定队伍,提高网格化平台管理中临聘人员的工资待遇。要与市三维数字系统做好对接工作,在技术方面,请专家提出方案,及时上报市三维中心解决软件冲突问题,研究解决数字化城市平台和三维数字系统整合方案,有效激活资源,提高网格化管理运行效能。要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驻地驻区机关、部队、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通过资源信息共享、共驻共建,真正使网格化管理成为全社会共建、全民参与的“民情网”、“便民网”。
据了解,网格化管理是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单元网格,把人、地、物、事、组织等内容全部纳入其中,实施精细化、信息化、动态化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管理能帮助建立和健全问题发现及时、协调有序、处置有力、监督有效、责任落实、服务到位的常态化社会管理服务机制,使得社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职责明确、资源整合、运转高效,实现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网格化管理通过对重点人员的动态监测、对重点区域或设施的实时监控、对隐患矛盾的及时化解,有效提高政府防控的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