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我的人大记忆】感悟人大 融入人大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33:40


             金昌市人大常委会 侍万新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乡镇党政办调到金昌市金川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两年后又进入金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之前常听人说,人大常委会机关是“二线”部门,是“养老院”,是“清水衙门”,是开开会、举举手、走走程序的结构型机关;人大工作很清闲,没多少事可做。接到调动通知以后,更有朋友调侃我说:“到人大机关就可以享福了。”说真的,初从事人大工作,我的确是抱着无所谓、混日子的态度。

  但是,经过5年的工作,我却真切地感受到人大常委会机关是充满激情、高速运转、任务繁重、节奏飞快的工作部门,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线”岗位。

  今年恰逢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几年的人大工作实践,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人大工作经历也培养了我坚定的政治信念、敏锐的大局观念、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所有这些,都已深深地融入我的血液里。

  感悟之一:人大工作的程序性,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加强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规范化、程序化是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基本要求。人大最讲程序、最讲规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更应该保证每一项工作的程序合法,为推进依法治市作出表率。

  在金昌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探索。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清理废止了2项制度,修订完善了《金昌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暂行办法》、《金昌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实施办法》等10多项制度,建立了《金昌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实施办法》、《金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述职评议及代表、选民所提意见建议办理暂行办法》、《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等新制度,并汇编成册,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使人大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人大依法规范履行职责。

  感悟之二:人大制度的人民性,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深入、持久、广泛地密切联系群众。

  “代表代表,会完就了。”这是20多年前人们对人大代表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解读。在记忆中,除一年一次的大会外,闭会期间人大代表活动一度处于无序状态,人大代表作用发挥无从谈起。代表法的颁布实施,掀开了代表工作崭新一页,人大代表作用在发展中不断凸显,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办理从简单化到规范化、制度化,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金昌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认真落实“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制度,及时反映群众意愿,解决实际问题;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以“建设一个平台,建立三项制度,开展五项活动,落实三项措施”为主要内容的人大代表工作创建活动,在县(区)人大和各乡(镇)、街道(社区)设立“人大代表之家”40个,为各级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搭建了工作平台;建立了代表联系选民和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要求常委会委员联系代表每年两至三次,代表联系选民每年一至两次;各级人大代表在任期内,至少向选民述职一次,接受选民监督,促使代表更加自觉地联系人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架起了连接人大和人民群众的桥梁。

  感悟之三:人大工作的法定监督性,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依法履职行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近年来,金昌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监督机制,经常性开展督查和跟踪督办,督促“一府两院”全面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对办理落实不力的以及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有关事项,要求有关部门限期整改,或启动专项工作监督程序进行监督,促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除已确定的议题外,有重点地听取和审议政府有关专项工作报告,支持和促进了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

  感悟之四:社会发展的时代性,要求人大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时代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感到创新无处不在:每次常委会会议前,确定重点发言人,使审议发言重点突出、观点明确,增强审议的针对性;对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由各工委采取现场督办、汇报座谈等形式进行督办,对办理落实不到位的,持续跟踪督办,并在下次常委会会议上听取办理情况报告;采取常委会领导带队现场督办、相关工委跟踪督办、邀请代表参加督办等方式,加强对代表重点建议的督办,推动办理工作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把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纳入机关干部职工年度考核内容,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宣传工作的意见》,明确宣传报道目标任务,进一步激发了机关干部职工撰稿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创新、工作创新,有力地增强了人大工作实效。这种创新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把握人大工作规律性、体现时代性而折射出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