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历 我的人大记忆】我把青春献给你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1-22 13:33:46
敦煌市人大常委会 闫迪民
1989年,还不到25岁的我,从敦煌市文化广播电视电影体育局调到敦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来到被戏称为“一辆破车、一间旧房里面坐着几个小老头”的人大常委会机关。
七八个小老头带着三四个年轻人干工作,这是20年前基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真实写照。但真正融入人大常委会机关,整天与领导们一起工作,不经意便会被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所触动,他们的一言一行时时潜移默化地指导、规范着年轻人,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折服、敬佩。由于条件限制,当时人大机关干部下乡时大多骑着一辆自行车,领导也不例外。那时,敦煌市人大常委会有位韩主任,在工作中是出了名的认真负责。我曾和他一起前往路途遥远的原三危乡风沙口进行调研,由于地形原因,许多地方连自行车也不能骑,只好推着车子往前走,最多的一次就这么前行了整整7公里。韩主任当时也已年过五旬,但他和我们一起跋涉,不辞劳苦,工作没有完成,决不回去。
还有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领导,是当时的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沈主任。1992年他到河北辛集学习执法责任制的经验,回来后在敦煌进行试点,预备将经验全面推广。从一个实施方案到执法责任制内容的审定、制度的建立完善都凝聚着沈主任无数的心血。很快,执法责任制成了酒泉地区乃至甘肃人大工作中开展法律监督的一个强有力的抓手,全省都在学敦煌开展执法责任制的典型经验。执法责任制之花常开不谢,一直延续到今日。沈主任工作起来经常忘了吃饭、忘了休息。我们几个年轻人随他下乡到联系点,几乎从未按时吃过饭,有时早已饥饿难忍,但不提醒,他根本想不起吃饭,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我们起草的文件他每次都逐词逐句仔细推敲,认真修改,并反复讲明为什么这样改,有时白天没时间,晚上加班修改文件和调查视察报告,单从修改过的底稿就能看出他倾注的心血。这个“沈秀才”在我们后来的公文写作中指点颇多,让我们受益很深。沈主任曾带领我们组织开展过敦煌市最早的一次工作评议,评议对象是市公安局。这次评议前期工作准备扎实,调查面广,了解情况深,人大代表知情多。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在面对面工作评议中,一位人大代表哭诉公安干警违法办案,致其伤害,让公安局领导头冒虚汗,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取得了良好反响。评议情况还被刊登在《人民之声报》上。
我曾起草过8年的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我们尝试开展的个案监督工作,选案准,查证实,有理有据,使6起案件得到改判、纠错,并每年在人大报告中反映案件监督情况,成为当时人大常委会报告中最具亮点的内容。多年的人大工作历练,我也从各位领导那里学到了书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与人大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生的路有许多,人生的阅历也多种多样,是人大工作的阅历教会我成长,是人大工作练就了我提升工作的本领,我把我人生中最好的青春献给了人大工作,而人大工作,也给予我满满回报。回首往事,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