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创新机制,力促宣传工作上台阶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4-10 08:56:54
近日,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召开了2015年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2014年在人大新闻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7名通讯员进行表彰奖励。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从实际出发,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人大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工作有活力。为了激发宣传工作活力,提高宣传工作质量,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静宁县人大机关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奖励办法》,并根据工作需要,先后两次进行了修订完善。坚持每年召开机关宣传工作会议,总结成绩、查找问题、积累经验、寻求对策,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宣传工作,并重点进行表彰奖励。近几年,常委会机关逐年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奖励标准,每年奖励金额合计高达5000元左右,有效地激发了通讯员多写稿、多发稿、出精品的积极性。同时,实行宣传工作目标责任制,对机关宣传工作实行“周考核、月评比、年总结”制度,将发稿数量和质量作为年终工作评比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强化管理机制,宣传工作抓得实。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从上到下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将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常委会年度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各项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主要领导坚持亲自过问,定期不定期听取宣传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确定一名常委会副主任分管宣传工作,协调解决人大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随时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宣传报道的组织联系和审核把关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负责人专门抓、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人大宣传工作良好格局。为了使宣传工作能够得到有力保障,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为机关通讯员配备了电脑、录音笔及数码相机等必要的设备,方便其采写新闻;征订了《中国人大》、《人民之声报》等人大专业报纸杂志,供其学习研读。同时,常委会要求各分管领导在下乡调研、检查工作时,必须安排机关通讯员一同参加,让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工作,以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挖掘新闻素材,丰富宣传内容。
创新培训机制,宣传工作队伍强。静宁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宣传队伍素质的强化和能力的提升。针对机关新同志较多的实际,建立了通讯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及时指导帮助新同志熟悉人大工作,掌握人大宣传工作的重点,积极参与人大宣传工作,建立了一支能写、会写、善写的人大宣传队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互学”等办法,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技能培训,坚持每年邀请省市新闻媒体资深记者讲课,开办新闻宣传与写作专题培训班。2014年11月,特邀《人民之声报》总编辑张燕,对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宣传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使通讯员学到了方法,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宣传骨干。
建立引导机制,宣传工作氛围浓。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引导机制,坚持把地方经济发展成果、人大制度探索实践、民主法治建设现状、人大各项重点工作、调研检查视察过程、重要会议实况、各种活动开展、代表履职风采、常委会自身建设和人大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作为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题材,聚焦关注民生搞宣传、聚焦展示地方发展成果搞宣传、聚焦展现常委会履职成效搞宣传、聚焦民主法治建设搞宣传。通过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宣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人大制度及人大工作的知晓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据统计,2014年,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在国家、省、市和县级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表通讯、消息及理论文章80余篇,市级以上37篇,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33篇、市级3篇;《静宁:人大监督有远见,防止一“审”了事》、《静宁:两年跟踪监督,坚持问效于“路”》等稿件被《人民之声报》评为优秀稿件。(通讯员 陈雄 李康乐)
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工作有活力。为了激发宣传工作活力,提高宣传工作质量,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静宁县人大机关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奖励办法》,并根据工作需要,先后两次进行了修订完善。坚持每年召开机关宣传工作会议,总结成绩、查找问题、积累经验、寻求对策,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宣传工作,并重点进行表彰奖励。近几年,常委会机关逐年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奖励标准,每年奖励金额合计高达5000元左右,有效地激发了通讯员多写稿、多发稿、出精品的积极性。同时,实行宣传工作目标责任制,对机关宣传工作实行“周考核、月评比、年总结”制度,将发稿数量和质量作为年终工作评比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强化管理机制,宣传工作抓得实。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从上到下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将人大宣传工作纳入常委会年度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各项重点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主要领导坚持亲自过问,定期不定期听取宣传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确定一名常委会副主任分管宣传工作,协调解决人大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随时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宣传报道的组织联系和审核把关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负责人专门抓、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人大宣传工作良好格局。为了使宣传工作能够得到有力保障,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为机关通讯员配备了电脑、录音笔及数码相机等必要的设备,方便其采写新闻;征订了《中国人大》、《人民之声报》等人大专业报纸杂志,供其学习研读。同时,常委会要求各分管领导在下乡调研、检查工作时,必须安排机关通讯员一同参加,让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工作,以及时、全面、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挖掘新闻素材,丰富宣传内容。
创新培训机制,宣传工作队伍强。静宁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宣传队伍素质的强化和能力的提升。针对机关新同志较多的实际,建立了通讯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及时指导帮助新同志熟悉人大工作,掌握人大宣传工作的重点,积极参与人大宣传工作,建立了一支能写、会写、善写的人大宣传队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相互学”等办法,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技能培训,坚持每年邀请省市新闻媒体资深记者讲课,开办新闻宣传与写作专题培训班。2014年11月,特邀《人民之声报》总编辑张燕,对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宣传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使通讯员学到了方法,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宣传骨干。
建立引导机制,宣传工作氛围浓。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引导机制,坚持把地方经济发展成果、人大制度探索实践、民主法治建设现状、人大各项重点工作、调研检查视察过程、重要会议实况、各种活动开展、代表履职风采、常委会自身建设和人大制度的性质、地位、作用等,作为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题材,聚焦关注民生搞宣传、聚焦展示地方发展成果搞宣传、聚焦展现常委会履职成效搞宣传、聚焦民主法治建设搞宣传。通过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宣传,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人大制度及人大工作的知晓率,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据统计,2014年,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在国家、省、市和县级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上发表通讯、消息及理论文章80余篇,市级以上37篇,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33篇、市级3篇;《静宁:人大监督有远见,防止一“审”了事》、《静宁:两年跟踪监督,坚持问效于“路”》等稿件被《人民之声报》评为优秀稿件。(通讯员 陈雄 李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