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三大亮点”助监督见实效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4-28 09:34:40
近年来,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大工作优势,不断改进和加强县乡人大监督工作,拓宽各级代表履职渠道,着力在发挥代表作用、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出实招、见实效。
亮点一:对20多项民生工作进行监督
“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促进解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民生工作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07年以来,静宁县十五届、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先后对社会和群众普遍关注的农村义务教育、新农村建设、果品产业开发、食品安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商品房产权管理等20多项民生工作进行视察、调研、检查和审议,促进有关方面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群众生产、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针对老百姓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及时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路建设管护等工作进行调研、检查、视察和审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支持和促进政府及主管部门不断提高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化运行水平,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布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亮点二: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持续监督跟踪问效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跟踪监督作为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重要抓手,一以贯之,持续监督,对一些事关全局、群众关注度较高、存在困难和问题较多的工作进行持续监督、跟踪问效,督促“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有力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针对广大居民关注的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在2007年深入调研,2010年督促检查的基础上,2013年再次对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跟踪监督,增强全社会的规划意识,不断促进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针对城区居民饮水安全无保障的问题,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于2008年、2011年、2012年对城区居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了调研、检查和审议,2014年又将其列为一号代表意见建议加以督办。目前,城区供水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居民饮水水质得到有效改善,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群众反响较好。
亮点三: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常委会工作成为常态
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联系最紧密、最广泛,在听取民声、反映民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此,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调研检查和视察活动、列席常委会会议作为一项制度,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和参与常委会工作的范围。一方面,根据每次常委会会议议题,分行业有针对性地邀请市、县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并专门设置代表审议环节,听取他们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的意见建议,激发代表参政议政的热情,使审议意见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2014年以来,在审议果品产业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共有6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提出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使监督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另一方面,重视做好闭会期间代表工作,积极组织代表参与各类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等活动,为代表知情知政创造条件,依法保障代表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2014年以来,262名省、市、县人大代表中,有110名代表参加了常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活动、列席常委会会议已成为一种常态、一项制度。 (通讯员 陈雄)
亮点一:对20多项民生工作进行监督
“民生连着民心”。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促进解决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重大民生工作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007年以来,静宁县十五届、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先后对社会和群众普遍关注的农村义务教育、新农村建设、果品产业开发、食品安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商品房产权管理等20多项民生工作进行视察、调研、检查和审议,促进有关方面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改善群众生产、工作和生活条件。特别是针对老百姓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及时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路建设管护等工作进行调研、检查、视察和审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支持和促进政府及主管部门不断提高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化运行水平,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布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亮点二: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持续监督跟踪问效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跟踪监督作为提高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的重要抓手,一以贯之,持续监督,对一些事关全局、群众关注度较高、存在困难和问题较多的工作进行持续监督、跟踪问效,督促“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抓好审议意见的落实,有力促进了有关问题的解决。针对广大居民关注的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在2007年深入调研,2010年督促检查的基础上,2013年再次对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监督,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整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跟踪监督,增强全社会的规划意识,不断促进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有序。针对城区居民饮水安全无保障的问题,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先后于2008年、2011年、2012年对城区居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了调研、检查和审议,2014年又将其列为一号代表意见建议加以督办。目前,城区供水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居民饮水水质得到有效改善,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群众反响较好。
亮点三: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常委会工作成为常态
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联系最紧密、最广泛,在听取民声、反映民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此,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邀请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调研检查和视察活动、列席常委会会议作为一项制度,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和参与常委会工作的范围。一方面,根据每次常委会会议议题,分行业有针对性地邀请市、县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并专门设置代表审议环节,听取他们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的意见建议,激发代表参政议政的热情,使审议意见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2014年以来,在审议果品产业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共有6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提出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使监督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另一方面,重视做好闭会期间代表工作,积极组织代表参与各类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等活动,为代表知情知政创造条件,依法保障代表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2014年以来,262名省、市、县人大代表中,有110名代表参加了常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人大代表参与常委会活动、列席常委会会议已成为一种常态、一项制度。 (通讯员 陈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