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民主的新探索——泾川县创新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侧记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05 10:11:26

  连日来,甘肃省泾川县迎来全省各地一批又一批考察团,考察学习泾川县乡镇人大工作具有鲜明特色的“泾川经验”。
  据了解,2014年8月,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在泾川县召开全省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座谈会,系统总结了泾川县加强乡镇人大工作的做法,形成了“泾川经验”。今年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平凉市委书记陈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介绍了泾川县乡镇人大工作的“12345”强基固本工程新模式,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的肯定。
  “12345”强基固本工程,夯实乡镇人大工作基础
  乡镇人大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础,是民主法治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基层民主最鲜活最直接的政治舞台。
  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贾仁全说,通过走访调研,并结合工作实际,泾川县人大常委会总结提出了“12345”强基固本工程新模式。这个新模式是:突出党委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这一条主线。发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乡镇人大主席团两项职能作用。加强乡镇(街道)人大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和制度三项建设。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代表日常活动平台;推进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打造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平台;完善“双联系”制度,夯实代表联系群众平台;坚持代表向选民述职,搭建代表履职监督平台等四个平台。完善县乡人大联动推进、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指导、代表履职服务保障、乡镇人大工作运行保障、乡镇人大工作考核评价五项机制。
  “12345”新模式提出后,泾川县委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支持。县委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人大工作。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两次听取人大工作专题汇报。县委印发了《中共泾川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意见》,从五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加强乡镇人大阵地建设,着力优化乡镇人大队伍结构——按照正科级别配备了乡镇人大主席;对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同时配备人大副主席;根据乡镇人口规模,配备人大专职工作人员2~3名。同时,按照乡镇人大工作经费每年5000元、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500元、人代会会议经费每年10000元的标准,全部列入县级财政预算,为乡镇人大开展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镇人大工作基础夯实了,才能实现乡镇人大工作由虚到实、由程序性工作向创新性工作的根本转变。”贾仁全说。
制定工作规划,让制度规范乡镇人大工作
  在很多人的眼里,乡镇人大工作是务虚的——一年开半天会,其余时间围着政府工作转。“要改变这一现状,让乡镇人大工作活起来,首先就要让机制活起来,让制度来规范乡镇人大工作。”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这样认为。
  为此,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了《泾川县乡镇人大工作规则》,以县乡人大联动推进、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指导、代表履职服务保障、乡镇人大工作运行保障、乡镇人大工作考核评价等机制,激活了乡镇人大工作的“一池春水”。
  制度规范了,机制健全了,基层的民主监督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玉都镇人大加强《城乡规划法》的宣传、落实,依法、依规落实重大项目、村庄建设、小城镇开发等规划前期审议工作,先后提出指导性意见建议10多条。在全镇石油开发、小城镇建设、产业开发等各项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招商引资、工程招标等环节的监督工作。通过镇人大的监督,为红河油田百万吨产能基地协调征地1468亩,打井86眼,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依法、依规建设进程。
  玉都镇人大主席王一忠说:“乡镇人大工作制度完善了,机制健全了,让我们工作有了动力,也有了压力。”
  目前,泾川县各乡镇人大按照法律规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人代会,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依法适时召开专题人代会;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认真审议决定一些涉及乡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民计民生、社会稳定、人事选举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决策部署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2011年换届以来,全县乡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58次,提出意见建议126条。
依托“四个平台”,促进代表日常履职
     “乡镇人大工作要落到实处,关键要创新工作载体,搭建工作平台。”贾仁全如是认为。
  基于这一认识,泾川县结合县情实际、工作实际、全县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依托“四个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促进了代表日常履职,深化了工作实效。
  紧密结合“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以及“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六为民”主题实践活动、“返乡手拉手、共筑小康梦”等活动,增强了乡镇人大活力和代表的凝聚力。目前,按照“有场所、有标牌、有制度、有经费、有人员”等标准,在乡镇、区、办已建立“人大代表之家”15个,在村级建立63个。
  结合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全县共有912名各级人大代表联系帮扶贫困户1182户,占代表总数的92%;先后涌现出表率助推型、先富帮扶型、产业引领型、帮困服务型、示范带动型、牵手帮带型代表103人。市县人大代表、太平乡回族农民罗西萍是远近闻名的“女状元”。双联行动中,她投资180万元建成了养牛场,帮扶10多名群众在牛场务工,并主动联系帮扶村上两户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使他们很快脱了贫。与此同时,罗西萍还带动同村40户贫困户发展养牛产业,向着共同富裕迈进。为此,泾川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编印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典型事迹汇编》,在全县推广学习。(闫鹏军 赵永刚 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