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首次推行常委会领导包抓乡镇人大工作制度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5-05 10:18:22

  “威戎镇人大办公室面积20平方米,电脑、桌椅等办公设施齐全,配有2名专职人大干事,日常工作开展良好,但作为超过3万人口的大镇,没有配备乡镇人大副主席。”
  “曹务乡党委书记对‘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非常重视,能够亲自积极研究部署,“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正在紧张筹备当中,不日便可全部投入使用,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保障。”
  这是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靳宝生汇报所包抓乡镇人大工作时的发言内容。
  据悉,2015年,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加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不断提升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根据省、市人大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有关要求,经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研究决定,每位主任、副主任包抓3~4个乡镇,推行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包抓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
  推行包抓制度,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明确了一个目标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重视逐年加强,做好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是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因此,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宪法、地方组织法和甘肃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着力加强与乡镇(街道)人大的联系。通过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包抓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指导乡镇(街道)人大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工作基础,提高履职能力,促进解决当前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从而实现乡镇(街道)人大在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代表工作、制度机制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创新发展。
  推行包抓制度,静宁县人大常委会选择了科学方法
  在推行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包抓乡镇人大工作中,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按照静宁县委关于县级干部联系包抓和帮扶乡镇工作的安排,结合县人大常委会“双联系”工作实际,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及党组成员分别联系全县24个乡镇和城区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主要采取深入所联系的乡镇(街道)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联系人大代表和选区选民等方式,指导乡镇人大依法组织召开人代会、开展好乡镇人代会闭会期间工作、做好代表提名选举工作;督促乡镇加大代表培训力度,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加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力度,提高落实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并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制度、有计划、有记载的“五有”标准,坚持抓好“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协调支持乡镇(街道)人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提升依法履职水平。
  推行包抓制度,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严格了工作要求
  为切实做好乡镇(街道)人大工作,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严格的工作要求。即要求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相关委室,要充分认识到实行常委会领导联系包抓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县乡人大工作联系的坚实纽带,要积极主动参与,认真做好联系指导工作;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坚持沉下身子,经常性地深入乡镇(街道)及其所属选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予以关心、支持和进行现场指导;要联系工作实际,全面征求乡镇(街道)人大对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着力改进自身工作,不断提升自身履职能力;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联系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认真梳理分析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协调解决乡镇(街道)人大的现实困难为突破口,增强联系指导工作实效,促使乡镇(街道)人大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再上新台阶。(陈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