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力促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5-19 06:48:54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将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每年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认真研究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提高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
将25个乡镇划为8个片区由常委会领导各包一个
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人大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县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切实发挥乡镇(街道)人大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常委会领导包抓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按照地域相近相邻、方便联系指导的原则,以三至四个乡镇为一个片区,将全县25个乡镇(街道)划分成8个片区,由常委会每位领导包抓一个片区,定期联系指导该片区乡镇人大的职能发挥、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三方面11项具体工作,从而促进乡镇(街道)人大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代表工作、职能发挥等方面跨越发展。制度印发实施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高度重视,认真执行,迅速深入各自包抓乡镇(街道),实地察看乡镇(街道)人大办公室和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人大代表及选民等方式,详细了解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组织代表活动、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等情况。联系指导中,常委会领导对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整改意见和时限要求,对目前工作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与乡镇党委进行了沟通交流,引起了各乡镇党委的高度重视。目前,该县各乡镇人大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在乡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乡镇人大工作示范县建设工作。
每年对全县各乡镇人大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培训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将增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为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建设、提高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的突破口,每年通过外出考察学习、举办专题辅导讲座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副主席及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全员培训,不断提高乡镇(街道)人大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年4月,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一年一度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人员培训又如期进行。这次培训,该县人大常委会以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示范县建设为重心,组织全县25个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副主席及工作人员60余人,前往泾川县考察学习了乡镇(街道)人大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情况以及监督工作、代表工作、“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等。考察学习后,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业务培训会和法律法规专题辅导讲座。培训会上,该县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系工作委员会主任对乡镇(街道)人大加强自身建设、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代表工作、规范“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深化“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等各项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要求,县委党校高级讲师重点对《宪法》、《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甘肃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了专题辅导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为乡镇(街道)人大依法、规范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镇人大各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全县各乡镇人大普遍没有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以及专职工作人员这一现实问题,积极争取县、乡党委的重视与支持,指导帮扶各乡镇(街道)人大按照有专人、有房子、有标牌、有印章、有设备、有制度的“六有”要求,设立了办公室,配齐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施,配备了1至2名专职工作人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镇(街道)人大无专职工作人员、无办公场地、无办公设施、无工作制度的“四无”现状。通过多次调研了解到,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经费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汇报请示县委,将乡镇(街道)人代会经费以每乡镇每年(含街道办)1万元、人大工作经费每乡镇每年(含街道办)5000元、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400元的标准列入了县级财政预算,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从而有效保证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讯员 杨芳斌)
将25个乡镇划为8个片区由常委会领导各包一个
为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人大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全县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切实发挥乡镇(街道)人大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常委会领导包抓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按照地域相近相邻、方便联系指导的原则,以三至四个乡镇为一个片区,将全县25个乡镇(街道)划分成8个片区,由常委会每位领导包抓一个片区,定期联系指导该片区乡镇人大的职能发挥、代表工作、自身建设等三方面11项具体工作,从而促进乡镇(街道)人大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代表工作、职能发挥等方面跨越发展。制度印发实施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高度重视,认真执行,迅速深入各自包抓乡镇(街道),实地察看乡镇(街道)人大办公室和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走访人大代表及选民等方式,详细了解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组织代表活动、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等情况。联系指导中,常委会领导对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整改意见和时限要求,对目前工作中面临的突出困难与乡镇党委进行了沟通交流,引起了各乡镇党委的高度重视。目前,该县各乡镇人大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在乡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乡镇人大工作示范县建设工作。
每年对全县各乡镇人大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培训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将增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为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建设、提高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的突破口,每年通过外出考察学习、举办专题辅导讲座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副主席及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全员培训,不断提高乡镇(街道)人大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年4月,静宁县人大常委会一年一度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人员培训又如期进行。这次培训,该县人大常委会以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示范县建设为重心,组织全县25个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副主席及工作人员60余人,前往泾川县考察学习了乡镇(街道)人大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情况以及监督工作、代表工作、“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情况等。考察学习后,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业务培训会和法律法规专题辅导讲座。培训会上,该县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系工作委员会主任对乡镇(街道)人大加强自身建设、依法行使职权、加强代表工作、规范“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深化“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等各项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要求,县委党校高级讲师重点对《宪法》、《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甘肃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了专题辅导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为乡镇(街道)人大依法、规范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乡镇人大各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全县各乡镇人大普遍没有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以及专职工作人员这一现实问题,积极争取县、乡党委的重视与支持,指导帮扶各乡镇(街道)人大按照有专人、有房子、有标牌、有印章、有设备、有制度的“六有”要求,设立了办公室,配齐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档案柜等必要的办公设施,配备了1至2名专职工作人员,从根本上改变了乡镇(街道)人大无专职工作人员、无办公场地、无办公设施、无工作制度的“四无”现状。通过多次调研了解到,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经费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着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汇报请示县委,将乡镇(街道)人代会经费以每乡镇每年(含街道办)1万元、人大工作经费每乡镇每年(含街道办)5000元、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400元的标准列入了县级财政预算,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从而有效保证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讯员 杨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