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打好“四张牌”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6-09 10:15:02

  近年来,甘肃省华池县人大常委会把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作为夯实人大基础性工作的重要举措来抓,主动打好“四张牌”,努力破解乡镇人大行使权力不规范、履行职能不到位、整体工作水平不高的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打好“素质牌”。2011年换届以来,针对新任代表多、乡镇人大主席新手多、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履职能力有限等实际,华池县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乡镇人大主席培训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坚持每年举办乡镇人大主席和人大代表培训班2期至3期,专题辅导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就如何开展乡镇人大工作进行专题辅导,并安排乡镇人大主席参与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工作调研、代表视察等活动,从理论和实际两个层面指导乡镇人大开展工作;采取走出去的方法,组织乡镇人大主席外出开展集中培训和考察,开阔眼界,丰富视野;免费为全县17个代表小组订阅《人民之声报》、《人大研究》等学习资料;安排乡镇人大主席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进一步熟悉人大相关工作程序,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通过以上举措,人大代表、特别是乡镇人大主席依法履职的能力强了,素质高了,为更好地履行职权提供了素质保障。
  打好“制度牌”。华池县人大常委会对历届常委会制定的各项制度集中进行修订完善,结集成《人大制度汇编》,发放到县人大代表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手中。乡镇人大统一实行“一表两册八簿十五项制度”,即代表花名表;代表工作手册、代表考勤册;会议记录簿、代表议案建议登记簿、代表建议办理登记簿、代表履职登记簿、收发文登记簿、代表来信来访登记簿、组成人员联系代表登记簿、代表联系选民登记簿;人大代表基本信息公示栏制度、人大代表主要职责、“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人大代表知情通报制度、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人大代表视察调研检查制度、代表意见建议和批评办理工作制度、人大代表履职保障制度、人大代表信访接待制度、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乡镇人大主席工作职责、乡镇人大办公室工作职责。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乡镇人大工作实现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打好“指导牌”。为了促进各乡镇人大工作均衡发展,华池县人大常委会实行包片联系制度,将15个乡镇划分为5个联系片,由常委会领导分片包联乡镇,明确责任,不定期检查指导工作开展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困难设法解决。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按分片联系的方法经常性地深入乡镇指导乡镇人大工作,使各乡镇的人大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各乡镇在县人大常委会直接联系指导下,创新工作方法,监督工作有特色、显成效。部分乡镇人大开展了对驻地公安派出所、卫生院、人民法庭的视察、工作评议。一些乡镇人大还开展了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面对面听取和回答选民的问题,代表和选民之间沟通联系逐渐常态化。大多数乡镇人大有针对性地组织代表开展生态环境、农村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视察检查,督促政府解决了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打好“保障牌”。华池县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加强了乡镇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全县15个乡镇均设人大主席,并全部进乡镇党委委员,优化了乡镇人大主席知识结构,落实了乡镇人大主席待遇。各乡镇党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配备了办公室主任14名,专(兼)职工作人员25名,确保了乡镇人大工作需要。结合乡镇基层政权建设,着力加强人大基础建设,使乡镇人大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乡镇人大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按照代表法的规定,将代表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落实了农民代表参加人代会及其他活动的误工和交通费补贴等,保证了乡镇人大代表活动正常开展。注重改善乡镇人大基础办公条件,在硬件上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基本实现了乡镇人大有标志、有场所、有制度、有计划、有召集人和专干,有代表公示栏和活动记录,有经费保障。(通讯员 王义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