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川:回访督查“三农”调研审议意见落实情况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9-29 14:29:06
近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围绕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专题调研中提出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回访督查。
面对一片丰收景象,督查组一边欣赏,一边与农民促膝交谈,了解庄稼的收成情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督查组了解到,今年,金川区人民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采取“以井定田、以渠定田、以路定田”等方式,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8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田12.38万亩,占全区可耕地面积的46%;突出区域特色,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鼓励农户种植制种玉米、鲜食葡萄、美国红辣椒、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几年政府给我们办了不少好事,土地流转了,家里富余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挣钱,没有流转的土地,我们自己种一些葡萄、玉米、美国红辣椒这些特色农作物,收成也不错。今年我家种的葡萄长势很好,现在已经基本上被预订完了,我们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陈家沟村一位农民喜形于色地说。
金川区农牧局分管领导向督查组汇报说:“今年上半年,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提出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等意见后,我们从加强科技指导与服务入手,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社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区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352个,发展家庭农场102家,今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88元,同比增长11.1%。”
“农民文化程度低,专业种植技术懂得少,遇到农作物病虫害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农作物就会减产。前几年,我们的农产品缺少稳定的销售渠道,农民种庄稼基本都是随大流,别人种什么,自己跟着种什么,抗市场风险能力弱,这些都影响了农民增收。现在,通过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农民逐渐有了‘订单农业’的概念,确保了农民增收。”营盘村党支部书记姚吉文说道。
“我们上次来调研的时候,这个村的宅前道路正在铺装硬化中,现在已经基本完工了。”参与督查的一位代表说道。督查中,代表们了解到,金川区狠抓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已完成村宅前道路硬化8.3公里,通村公路2.9公里,土地平整1.7万平方米。
代表们一致认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做了切实有效的工作,金川区农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但是,一些自主经营的农民对种植、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机使用等方面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掌握较少,增收速度相对缓慢。
督查组指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落实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建议区人民政府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好的企业入驻;继续发挥农业园区先进种养技术和经营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向园区集中,实现分散种植向集约化转变,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标准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认真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绿色农业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不断增强农民科学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创新办理机制,改进办理方式,增强办理实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审议意见的效力。 (通讯员 石昕)
面对一片丰收景象,督查组一边欣赏,一边与农民促膝交谈,了解庄稼的收成情况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督查组了解到,今年,金川区人民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采取“以井定田、以渠定田、以路定田”等方式,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88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田12.38万亩,占全区可耕地面积的46%;突出区域特色,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布局,鼓励农户种植制种玉米、鲜食葡萄、美国红辣椒、无公害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几年政府给我们办了不少好事,土地流转了,家里富余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挣钱,没有流转的土地,我们自己种一些葡萄、玉米、美国红辣椒这些特色农作物,收成也不错。今年我家种的葡萄长势很好,现在已经基本上被预订完了,我们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陈家沟村一位农民喜形于色地说。
金川区农牧局分管领导向督查组汇报说:“今年上半年,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提出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够高、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等意见后,我们从加强科技指导与服务入手,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合作社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区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352个,发展家庭农场102家,今年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88元,同比增长11.1%。”
“农民文化程度低,专业种植技术懂得少,遇到农作物病虫害不能及时妥善处理,农作物就会减产。前几年,我们的农产品缺少稳定的销售渠道,农民种庄稼基本都是随大流,别人种什么,自己跟着种什么,抗市场风险能力弱,这些都影响了农民增收。现在,通过发展农业示范园区、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推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等,农民逐渐有了‘订单农业’的概念,确保了农民增收。”营盘村党支部书记姚吉文说道。
“我们上次来调研的时候,这个村的宅前道路正在铺装硬化中,现在已经基本完工了。”参与督查的一位代表说道。督查中,代表们了解到,金川区狠抓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已完成村宅前道路硬化8.3公里,通村公路2.9公里,土地平整1.7万平方米。
代表们一致认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做了切实有效的工作,金川区农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民的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但是,一些自主经营的农民对种植、养殖、动植物疫病防控、农机使用等方面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掌握较少,增收速度相对缓慢。
督查组指出,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落实措施得力,成效明显。建议区人民政府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经济实力强、带动能力好的企业入驻;继续发挥农业园区先进种养技术和经营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向园区集中,实现分散种植向集约化转变,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标准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认真实施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绿色农业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培育造就新型农民,不断增强农民科学生产和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规范办理程序,创新办理机制,改进办理方式,增强办理实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审议意见的效力。 (通讯员 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