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行动 精准扶贫 张掖市甘州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10-19 10:14:26
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金王庄村一社,一座砖混结构的崭新的农家小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住宅区、养殖区硬化、自来水管网铺设等配套设施已全面完成。这是金得海一家即将入住的新居,也是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制订方案 明确目标
今年以来,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贯彻落实省、市、区精准扶贫会议精神,结合省、市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议的安排部署,把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与区委、区政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结合起来,制订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甘州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张玉琳说,区人大常委会把甘州区300多名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按照行业、身份等划分成41个帮扶小组,由代表中的党政领导任组长,聚焦甘州区安阳、花寨两乡的79户贫困户和3户贫困人大代表,与帮扶部门一起进行精准结对帮扶,力争在本届常委会任期届满时,使82户贫困户与全区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目标。
6月5日,中共张掖市甘州区委研究同意,向全区各乡镇党委、区直各党(工)委批转了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要求,各级人大代表要把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最大任务,围绕“六个再发力”,与帮扶对象进行精准结对,制定和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对象在今明两年脱贫致富奔小康。
实施方案指出,要按照“工作落实年”要求,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帮扶对象有稳定增收的产业。同时,区人大常委会每季度对帮扶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督查,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并向原单位通报。
6月10日,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全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会议,结合省市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工作。
现场结对 精准定位
56岁的金得海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病症,干不了重体力活,一家3口人仅靠7亩地的微薄收入和媳妇外出务工收入来养活,经济非常拮据,还负有一些债务。3口人住着5间破房子,有前院,没后院,一头牛和几只鸡一起饲养在前院。看着眼前的居住环境,想着经济上负债,忍着病痛,金得海几乎失去了过上好日子的信心。
6月18日,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作明带领帮扶小组的人大代表,随同金王庄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志海来到金得海家,了解金得海家的真实情况,与他现场结成帮扶对子。
闫作明详细了解了金得海家的情况,根据全区精准扶贫政策和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实际,当场制定精准扶贫措施: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金王庄村委会牵头,另选宅基地,新修建10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一处,修建住宅用的红砖、水泥、钢材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购买;修建住宅费用由村委会负责,积极协调落实全区精准扶贫户建房补助资金;门窗、自来水等配套设施由金得海负责,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争取在10月份建成入住新居。同时,按照全区精准扶贫政策,帮扶小组为金得海一家3口人申请办理了低保。
听着这些扶贫措施,金得海心里暖洋洋的,愁容满面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6月30日,金王庄村委会为金得海家选好了新的宅基地,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购买的红砖、水泥、钢材在新宅基地上全部到位。
与此同时,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憬、童国瑞、雷光福、秦福伟等分别带领所在的代表帮扶小组,与实施方案安排的贫困户进行了精准对接,摸清了情况。
截至6月30日,41个代表帮扶小组与安阳、花寨两乡的79户贫困户和3户贫困人大代表全部进行了现场结对,客观真实地掌握了82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因户施策 精准扶贫
甘州区安阳、花寨两乡地处祁连山脚下、甘州区南端,滩大缺水耕地少,海拔高,气温低,干旱少雨,是全省典型的插花型贫困乡。多年来,两乡党委政府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培植发展“金花寨小米”、药材种植、“花寨大口子鸡”、畜牧产业和外出务工等支柱产业,成为两乡群众增收的致富产业。
41个人大代表帮扶小组与精准扶贫户对接过程中,掌握了两乡的支柱产业和大多数农户青壮年外出务工、养殖业规模不足的实际,制定了扩大养殖业规模、继续外出务工致富的措施。
贺海峰是安阳乡贺家城村六社的贫困户,因两个孩子上学欠下了很多债务,一家4口人仅靠8亩耕地和30多只羊的出栏收入维持生计。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作明与他结对后,提出了充分利用饲草丰富的优势发展养殖业,扩大羊只养殖规模,建立增收长效机制。同时,利用秋收至春种的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增加收入。8月底,闫作明给贺海峰家送去10只多胎基础母羊,加上原有的5只多胎基础母羊,他家的羊只接近60只,已初具规模,长效增收机制初步建立。
鞠武是花寨乡白杨树村五社的贫困户,是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国瑞的结对帮扶户。童国瑞一行了解其家庭情况后,提出了建设钢屋架大棚和发展养殖业两手齐抓增收致富的脱贫措施,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筹集大棚建设资金。截至8月底,占地0.7亩的钢屋架大棚全面建成,首茬娃娃菜于10月中旬出棚,帮扶效果即将显现。童国瑞帮扶的鞠峰家因有养殖基础,便协调有关部门为其购买10只多胎基础母羊,使其养殖规模达到50只。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憬、雷光福、秦福伟帮扶的花寨乡白杨树等村贫困户,目前各项帮扶措施已全部落实到位,达到了预期增收目标。
据了解,甘州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的41个人大代表帮扶小组,党政干部代表、企业界代表、城乡居民代表等发挥自身优势,在落实扶贫政策、捐款捐物、协调落实项目及资金、培训种植养殖技能、化解矛盾纠纷、购买建房材料、赠送基础母羊发展养殖业等方面凸显成效。截至9月底,人大代表帮扶小组落实捐款捐物30多万元,与帮扶部门协调落实项目30多个,落实贷款等资金1000多万元,发展特色种植业1.3万多亩,建设设施蔬菜大棚1004座,发展特色养殖户76户,输出劳动力400多人次,宣讲政策法规112场次,开展各类培训2471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40个,反映群众意见40条,化解矛盾纠纷63件,帮扶3户贫困户建设住宅,赠送基础多胎母羊300多只,还为部分贫困户协调办理了低保手续。甘州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取得初步成效。 (通讯员 王克禹)
制订方案 明确目标
今年以来,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贯彻落实省、市、区精准扶贫会议精神,结合省、市深化拓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推进会议的安排部署,把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与区委、区政府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结合起来,制订了《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甘州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主任、区人大代表张玉琳说,区人大常委会把甘州区300多名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按照行业、身份等划分成41个帮扶小组,由代表中的党政领导任组长,聚焦甘州区安阳、花寨两乡的79户贫困户和3户贫困人大代表,与帮扶部门一起进行精准结对帮扶,力争在本届常委会任期届满时,使82户贫困户与全区人民同步实现小康目标。
6月5日,中共张掖市甘州区委研究同意,向全区各乡镇党委、区直各党(工)委批转了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要求,各级人大代表要把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把精准扶贫作为当前最大任务,围绕“六个再发力”,与帮扶对象进行精准结对,制定和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对象在今明两年脱贫致富奔小康。
实施方案指出,要按照“工作落实年”要求,确保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帮扶对象有稳定增收的产业。同时,区人大常委会每季度对帮扶工作情况进行一次督查,每半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并向原单位通报。
6月10日,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全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会议,结合省市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全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工作。
现场结对 精准定位
56岁的金得海身患腰椎间盘突出等多种病症,干不了重体力活,一家3口人仅靠7亩地的微薄收入和媳妇外出务工收入来养活,经济非常拮据,还负有一些债务。3口人住着5间破房子,有前院,没后院,一头牛和几只鸡一起饲养在前院。看着眼前的居住环境,想着经济上负债,忍着病痛,金得海几乎失去了过上好日子的信心。
6月18日,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作明带领帮扶小组的人大代表,随同金王庄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志海来到金得海家,了解金得海家的真实情况,与他现场结成帮扶对子。
闫作明详细了解了金得海家的情况,根据全区精准扶贫政策和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实际,当场制定精准扶贫措施: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金王庄村委会牵头,另选宅基地,新修建10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一处,修建住宅用的红砖、水泥、钢材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购买;修建住宅费用由村委会负责,积极协调落实全区精准扶贫户建房补助资金;门窗、自来水等配套设施由金得海负责,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争取在10月份建成入住新居。同时,按照全区精准扶贫政策,帮扶小组为金得海一家3口人申请办理了低保。
听着这些扶贫措施,金得海心里暖洋洋的,愁容满面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6月30日,金王庄村委会为金得海家选好了新的宅基地,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负责购买的红砖、水泥、钢材在新宅基地上全部到位。
与此同时,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憬、童国瑞、雷光福、秦福伟等分别带领所在的代表帮扶小组,与实施方案安排的贫困户进行了精准对接,摸清了情况。
截至6月30日,41个代表帮扶小组与安阳、花寨两乡的79户贫困户和3户贫困人大代表全部进行了现场结对,客观真实地掌握了82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
因户施策 精准扶贫
甘州区安阳、花寨两乡地处祁连山脚下、甘州区南端,滩大缺水耕地少,海拔高,气温低,干旱少雨,是全省典型的插花型贫困乡。多年来,两乡党委政府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培植发展“金花寨小米”、药材种植、“花寨大口子鸡”、畜牧产业和外出务工等支柱产业,成为两乡群众增收的致富产业。
41个人大代表帮扶小组与精准扶贫户对接过程中,掌握了两乡的支柱产业和大多数农户青壮年外出务工、养殖业规模不足的实际,制定了扩大养殖业规模、继续外出务工致富的措施。
贺海峰是安阳乡贺家城村六社的贫困户,因两个孩子上学欠下了很多债务,一家4口人仅靠8亩耕地和30多只羊的出栏收入维持生计。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闫作明与他结对后,提出了充分利用饲草丰富的优势发展养殖业,扩大羊只养殖规模,建立增收长效机制。同时,利用秋收至春种的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增加收入。8月底,闫作明给贺海峰家送去10只多胎基础母羊,加上原有的5只多胎基础母羊,他家的羊只接近60只,已初具规模,长效增收机制初步建立。
鞠武是花寨乡白杨树村五社的贫困户,是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童国瑞的结对帮扶户。童国瑞一行了解其家庭情况后,提出了建设钢屋架大棚和发展养殖业两手齐抓增收致富的脱贫措施,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筹集大棚建设资金。截至8月底,占地0.7亩的钢屋架大棚全面建成,首茬娃娃菜于10月中旬出棚,帮扶效果即将显现。童国瑞帮扶的鞠峰家因有养殖基础,便协调有关部门为其购买10只多胎基础母羊,使其养殖规模达到50只。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憬、雷光福、秦福伟帮扶的花寨乡白杨树等村贫困户,目前各项帮扶措施已全部落实到位,达到了预期增收目标。
据了解,甘州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的41个人大代表帮扶小组,党政干部代表、企业界代表、城乡居民代表等发挥自身优势,在落实扶贫政策、捐款捐物、协调落实项目及资金、培训种植养殖技能、化解矛盾纠纷、购买建房材料、赠送基础母羊发展养殖业等方面凸显成效。截至9月底,人大代表帮扶小组落实捐款捐物30多万元,与帮扶部门协调落实项目30多个,落实贷款等资金1000多万元,发展特色种植业1.3万多亩,建设设施蔬菜大棚1004座,发展特色养殖户76户,输出劳动力400多人次,宣讲政策法规112场次,开展各类培训2471人次,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40个,反映群众意见40条,化解矛盾纠纷63件,帮扶3户贫困户建设住宅,赠送基础多胎母羊300多只,还为部分贫困户协调办理了低保手续。甘州区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精准扶贫取得初步成效。 (通讯员 王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