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渭:连续三年跟踪调研力促公路建设上水平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11-02 09:00:49
近年来,甘肃省通渭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机制,拓宽监督视野,关注聚焦民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连续3年对通畅工程这一惠及全县百姓的重大工程进行跟踪调研,极大地促进了通渭县公路事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广大群众的出行条件。截至目前,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2024.396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1895.877公里,占县内公路总里程的93.65%,全县18个乡镇的332个行政村不同程度都通了公路,其中206个通了水泥(沥青)路、126个通了砂砾路,分别占建制村总数的62.05%、37.95%。
2013:重视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2013年,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省级试点县建制村通畅工程在通渭县率先启动实施。该县从一开始就把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原材料检验、机械设备准入、工程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定专人负责工程质量,靠实人员责任,有效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然而,由于近年来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动工、城区应急供水车辆频繁碾压等原因,全县农村公路承受压力空前增大,道路损坏程度不断加大,暴露出管理跟不上、养护水平低、公路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通渭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详细了解情况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强调要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确保畅通;要严格执法,加强管理提高水平;要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强化宣传;要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力促质量。建议及时转交县政府进行办理落实。县政府对收到的建议逐条进行细化,并将具体整改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确保整改不走过场、收到实效。
2014:推动形成长效养护机制
通渭县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通畅工程视为全县的“一号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的重视和政策性支持,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在充分肯定政府工作的同时,通渭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发现,全县公路建设中还存在道路损毁严重,通行状况差;规划设计不合理,养护工作跟不上;统筹协调不够,建设进度滞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提出建议:要全力以赴,加强养护确保道路畅通;要强化监督,因地制宜抓好工程质量;要统筹安排,加强协作推动工程建设;要联合执法,创新机制提高管护水平;要加强宣传,积极创建良好工作氛围。县政府当即对当年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回头看”,组织力量进行集中督查和整改,制定出台了《通渭县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省级试点县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通渭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有力推动了全县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2015:力促公路建设全面上水平
通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概算投资6.77亿元、总里程达1230.3公里的通畅工程建设项目相继实施,通渭县境内已初步形成便利便捷的公路网络,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村道路现状大为改观。
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县公路建设还存在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部分路段建设进度滞后、重建轻养、养护制度落实不力、日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据此,调研组提出,要加强监管,全面抓好工程质量;要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要管养结合,切实提高管护水平;要全力“治超”,齐抓共管保障道路通行;要立足长远,放眼全局谋划交通项目。调研报告经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正式转交县政府。目前,县政府正在对照审议意见逐条进行整改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连续3年对同一议题进行跟踪监督,其监督力度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历史上还属首次。这是地方人大创新开展工作监督的有益探索,为今后更进一步强化人大监督实效提供了重要遵循。(通讯员 张国平 孙灵活)
2013:重视规范管理提高质量
2013年,全省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省级试点县建制村通畅工程在通渭县率先启动实施。该县从一开始就把工程质量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原材料检验、机械设备准入、工程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定专人负责工程质量,靠实人员责任,有效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然而,由于近年来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动工、城区应急供水车辆频繁碾压等原因,全县农村公路承受压力空前增大,道路损坏程度不断加大,暴露出管理跟不上、养护水平低、公路执法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等问题。通渭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详细了解情况后,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强调要抢抓机遇,迅速行动确保畅通;要严格执法,加强管理提高水平;要提高认识,正确对待强化宣传;要创新机制,规范管理力促质量。建议及时转交县政府进行办理落实。县政府对收到的建议逐条进行细化,并将具体整改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确保整改不走过场、收到实效。
2014:推动形成长效养护机制
通渭县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将通畅工程视为全县的“一号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的重视和政策性支持,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在充分肯定政府工作的同时,通渭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发现,全县公路建设中还存在道路损毁严重,通行状况差;规划设计不合理,养护工作跟不上;统筹协调不够,建设进度滞后等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提出建议:要全力以赴,加强养护确保道路畅通;要强化监督,因地制宜抓好工程质量;要统筹安排,加强协作推动工程建设;要联合执法,创新机制提高管护水平;要加强宣传,积极创建良好工作氛围。县政府当即对当年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回头看”,组织力量进行集中督查和整改,制定出台了《通渭县扶贫攻坚交通先行省级试点县建制村通畅工程建设实施方案》、《通渭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有力推动了全县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2015:力促公路建设全面上水平
通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概算投资6.77亿元、总里程达1230.3公里的通畅工程建设项目相继实施,通渭县境内已初步形成便利便捷的公路网络,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村道路现状大为改观。
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县公路建设还存在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部分路段建设进度滞后、重建轻养、养护制度落实不力、日常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据此,调研组提出,要加强监管,全面抓好工程质量;要统筹安排,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要管养结合,切实提高管护水平;要全力“治超”,齐抓共管保障道路通行;要立足长远,放眼全局谋划交通项目。调研报告经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正式转交县政府。目前,县政府正在对照审议意见逐条进行整改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连续3年对同一议题进行跟踪监督,其监督力度之大、时间跨度之长,在通渭县人大常委会历史上还属首次。这是地方人大创新开展工作监督的有益探索,为今后更进一步强化人大监督实效提供了重要遵循。(通讯员 张国平 孙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