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凉:让社保基金在“阳光”下安全高效运行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12-11 07:16:53
社会保险基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备受社会广泛关注,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今年4月,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由分管领导带队,采取实地察看、随机走访、座谈分析等方式,对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紧扣民生选题高度关注百姓切身利益
近年来,平凉市各级政府把社会保险工作列为重要民生工程,紧紧围绕“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及时研究出台政策措施,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着力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市社保基金规模逐年扩大,较好地落实了社会保险法和各项社会保险政策。
社会保险基金在解决城乡群众养老、就医等难题上作用发挥怎么样,运行规范不规范,群众的关切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始终是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关注的重点。
为此,今年初,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将调查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列入2015年监督议题。意在通过监督,推动政府进一步探索完善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收支运营安全规范,使社会保险基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找准社保基金运作过程中的“短板”
3月30日至4月3日,为了全面掌握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使用和监督情况,平凉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地察看了崆峒、泾川、崇信、静宁4县区和相关市直部门的32个社保经办大厅、新农合经办机构、医院、乡镇经办点,走访了40名社保基金经办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和农户,听取了当地12名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对深层次、制约性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调查组了解到,虽然全市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的“民生使命”得到充分发挥,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补贴预算不够到位仍然是“短板”;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难度加大,部分企业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存在选择性参保、不完全参保和欠缴社会保险费现象;被征地农民参保问题亟待解决;各县区经办机构硬件设施差距较大、社保工作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有待加强。
为社保基金安全规范运作精准“把脉”
5月28日,平凉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的调查报告。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市政府专门下发情况通报和督办件,点对点、线对线地督促解决。”
“建议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费按规定比例全额列入当年预算。”
“建议尽快适应新形势,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实现异地就医结算。”
“建议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缴费比例,提高缴费积极性,缓解企业压力,保障企业发展。”
……
针对调查和审议中发现的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符合法律规定、切合市情实际的意见建议。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书指出,全市各级政府要深化认识,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新常态,不断强化社保“最终付款人”责任;强化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加强社保法规和政策宣传,加大扩面征缴工作力度;按照遗留问题逐步解决、新的问题彻底解决的思路,力争短期内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健全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切实把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管好用好。
社保基金运作管理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事关民生保障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将调查情况向市委作了专题汇报。市委主要领导认为,调查选题准确,报告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批转全市各级组织整改落实。同时,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分管领导约谈、面对面交办、电话跟踪督办等多种形式,了解掌握办理进度,加大跟踪督办力度,有效防止了重交办、轻落实的现象,提高了办理实效。
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落实措施,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意见》,将社会保险资金财政预算列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并加大督办落实,审议意见中指出的职工保险政府补贴预算不够到位、被征地农民参保问题亟待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11月30日,平凉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报告以100%的满意率获得通过。台自文 刘小明
今年4月,甘肃省平凉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由分管领导带队,采取实地察看、随机走访、座谈分析等方式,对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紧扣民生选题高度关注百姓切身利益
近年来,平凉市各级政府把社会保险工作列为重要民生工程,紧紧围绕“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及时研究出台政策措施,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着力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全市社保基金规模逐年扩大,较好地落实了社会保险法和各项社会保险政策。
社会保险基金在解决城乡群众养老、就医等难题上作用发挥怎么样,运行规范不规范,群众的关切点在哪里?这些问题始终是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关注的重点。
为此,今年初,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将调查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列入2015年监督议题。意在通过监督,推动政府进一步探索完善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确保收支运营安全规范,使社会保险基金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方面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找准社保基金运作过程中的“短板”
3月30日至4月3日,为了全面掌握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使用和监督情况,平凉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地察看了崆峒、泾川、崇信、静宁4县区和相关市直部门的32个社保经办大厅、新农合经办机构、医院、乡镇经办点,走访了40名社保基金经办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和农户,听取了当地12名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对深层次、制约性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调查组了解到,虽然全市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社会保险基金的“民生使命”得到充分发挥,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补贴预算不够到位仍然是“短板”;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难度加大,部分企业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存在选择性参保、不完全参保和欠缴社会保险费现象;被征地农民参保问题亟待解决;各县区经办机构硬件设施差距较大、社保工作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有待加强。
为社保基金安全规范运作精准“把脉”
5月28日,平凉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情况的工作报告及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的调查报告。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市政府专门下发情况通报和督办件,点对点、线对线地督促解决。”
“建议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费按规定比例全额列入当年预算。”
“建议尽快适应新形势,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实现异地就医结算。”
“建议适当降低中小企业的缴费比例,提高缴费积极性,缓解企业压力,保障企业发展。”
……
针对调查和审议中发现的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符合法律规定、切合市情实际的意见建议。
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书指出,全市各级政府要深化认识,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新常态,不断强化社保“最终付款人”责任;强化法治理念,运用法治思维,加强社保法规和政策宣传,加大扩面征缴工作力度;按照遗留问题逐步解决、新的问题彻底解决的思路,力争短期内有效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健全完善社保基金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切实把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管好用好。
社保基金运作管理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事关民生保障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平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将调查情况向市委作了专题汇报。市委主要领导认为,调查选题准确,报告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批转全市各级组织整改落实。同时,市人大常委会采取分管领导约谈、面对面交办、电话跟踪督办等多种形式,了解掌握办理进度,加大跟踪督办力度,有效防止了重交办、轻落实的现象,提高了办理实效。
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落实措施,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意见》,将社会保险资金财政预算列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并加大督办落实,审议意见中指出的职工保险政府补贴预算不够到位、被征地农民参保问题亟待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有待加强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11月30日,平凉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审议意见办理落实措施得力、成效明显,报告以100%的满意率获得通过。台自文 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