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意见建议 > 正文

继续跟踪监督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成运行 孙效东赴会宁现场督办第261号代表建议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5-08-08 07:41:39

  8月3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效东带领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省电力公司有关负责人前往会宁县,现场办理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61号代表建议——《关于新建35千伏刘寨、汉岔送变电工程的建议》。
  会宁县刘寨送变电工程始建于1987年,主要负责会宁县北部刘寨、新塬、土门、草滩、土高等乡镇广大群众的用电需求。该工程运行近30年,目前,变电站设备陈旧老化,技术性能落后,充油设备渗油严重,设备配件极缺,操作机构失灵,检修维护也比较困难,供电可靠性不高,供电能力差。加之,变电站周围经过多年变化造成地势较低,排水不畅,设备区塌陷严重。—旦线路停电,将造成两座35千伏变电站失压,5个乡镇大面积停电。
  汉岔乡位于会宁县西北干旱区,全乡的用电线路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线路辐射汉岔乡共12个村、90个社,用电户4756户,解决2.4万人口的生活照明、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供电。近年来,该区域草产业加工、养殖业、砖瓦烧制业发展较快;引洮一期工程的实施,用电负荷增长迅速;汉岔乡处于头寨变电站的末端,距变电站较远,造成末端供电电压质量差,供电能力不足,安全隐患突出,可靠性低,致使农村的电视、电灯和其他—些家用电器都无法正常使用,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今年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赵有康、武克俊、李俊丰、马晓霞提出了“关于新建35千伏刘寨、汉岔送变电工程”的建议,提请省上协调解决会宁县刘寨、汉岔两乡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该建议被列为第261号建议。同时,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建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效东督办。
  在当天召开的督办会上,省人大代表李俊丰首先介绍了建议的基本情况,省电力公司负责人介绍了建议办理情况,并向省人大代表作现场答复。
  省电力公司负责人答复称,计划投资2104万元,对35千伏刘寨变电站进行异地新建主变2台,容量为2x10000千伏安。同时,对35千伏白草塬变电站至刘寨变电站线路进行改造。目前,该工程可研报告已批复,前期征地、路径协议等支持性手续已经办理齐全,并将其列入2015年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计划,年内开工建设,2016年7月前建成投产。同时,省电力公司计划在2016年对会宁县汉岔地区10千伏网架进行优化,对10千伏“头汉线”前段主线路进行改造,延伸10千伏电源线路,新增配变布点,解决低压供电半径长、末端电压低的问题。改建后,该线路可以承载负荷7000千瓦至10000千瓦;计划由35千伏头寨变电站新出一条10千伏线路,转移现10千伏“头汉线”分支及负荷,同时解决引洮一期工程抽水泵站的用电问题。目前,该工程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被列入2016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计划建议。
  提案代表对省电力公司的答复表示满意。
  孙效东对省电力公司办理代表建议的工作予以了肯定,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人大代表依法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一府两院”及其他有关部门办理并将办理结果答复代表,人大常委会对办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等一整套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设计,也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会宁县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全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基础设施欠账大。随着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的大力实施,会宁县脱贫发展面临很好的历史机遇,尤其是随着引洮工程的完工,刘寨、汉岔送变电工程的建成,将有效促进会宁中北部乡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可以说,第261号建议,代表提得准,电力公司办得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关注得对。在后续的工作中,省电力公司要强化施工过程和日常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会宁县各级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保障;省市县各级人大要继续跟踪监督建议办理情况,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成运行,为造福会宁群众发挥应有作用。
  省人大代表、会宁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科健说,近年来,省、市、县电力部门对会宁县农网改造十分重视,经过多年的艰苦建设,会宁县农网改造范围逐步扩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草畜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县各级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电力部门的协调配合,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全力推动工程的落地实施。 (记者 贾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