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夏县突出五抓推进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
稿件来源:临夏县人大农委 发布时间:2016-05-31 10:05:35
近年来,临夏县认真贯彻习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四个最严”的要求,坚持“五抓五到位”,整体推进、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创新监管,有力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县未发生过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一、抓基础,工作保障到位
我们始终把保障各族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把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建设作为头等大事。2013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我县按照省、州文件精神,立即出台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定方案”,组建了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检验检测中心和25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我们始终把夯实基础作为规范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多次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按照省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为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派出机构,同时接受乡镇党委政府双重领导”,“人、财、物”归口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的体制。人员配备方面,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面进行考察,将乡镇政府、县直部门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50名同志配备到25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副所长岗位。62名监管人员经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筛选,由县人社局调配到岗。按照省上二类乡镇4名工作人员、三类乡镇3名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县上决定每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高配1名工作人员,全县共高于基本要求配备工作人员25名。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94%。在乡镇政府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二类乡镇不少于100㎡,三类乡镇不少于80㎡的标准,将原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办公用房一次性划转给食品药品监管所,解决了办公用房问题,总面积达2760平方米。同时,每个行政村各配备了1名协管员和信息员,切实加强了基层工作力量。
在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工作中,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大了工作谋划和推动力度。我们严格落实“四有两责”(即食品药品监管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监管职责和检验职责)总体要求,以“机构设置科学化、队伍建设正规化、经费保障全额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内部管理制度化、依法行政规范化、宣传培训经常化、检验检测阳光化、监管工作特色化”为目标,以“十有”为标准, 从“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制度机制、提升监管效能”四个方面着手,有效推动了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全县25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全部实现了“十有”:即一是有工作机构。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均为正科级建制,配有一名所长和一名副所长;二是有办公场所。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办公用房平均为6间;三是有工作人员。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按省、州标准要求多配一名,工作人员全部到岗;四是有办公设备。省上配备的办公设备全部发放到位,多配人员办公电脑由县上统一配备;五是有执法装备。省上配备的执法设备全部配备到位;六是有执法服装,县财政一次性拨付43万元,为全县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全体工作人员配全配齐了执法服。七是有监管经费。2015年,给每个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预算安排监管经费2万元,实行县局报账制管理,将村级协管员、信息员每人每月100元的工作津贴列入县财政预算;八是有工作职责。按照全县食品药品监管机构“三定方案”,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细化了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职责和村级协管员、信息员职责。九是有工作任务。按照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食品药品领域各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十是有工作考核。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副所长考核由组织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考核,其他人员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考核,报县人社局备案。2015年,全县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年终考核评选优秀人员8名。
按照建设国家一般性检验检测机构思路和设想,将县妇幼保健站4-5楼500多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先行划转给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设置了办公室、留样室、档案室、试剂室、仪器室、天平室、高温室、化学药品检验室、中药检验室、理化检验室、微生物室等12个办公及检验检测室,购置了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基本满足了食品药品常规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下一步,我们将尽快选调、充实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业务能力,加快检验检测中心资质认定工作,为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创造条件。逐步将农牧、质监、商务、卫计委等部门检验检测职能整合,设立综合性检验检测中心。
二、抓规范,工作运行到位
我们坚持把规范运行作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基本遵循,我县严格按照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全省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和达标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甘食药监发〔2015〕1号)、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临州办发〔2015〕82号)文件精神,把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摆在为民服务的首位,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要求,一是统一监管职责、统一监管制度、统一监管标准、统一监管台账、统一监管装备的“五统一”标准,狠抓规范化建设,分别配备了快速检测设备、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等办公设备,配备了执法服,办理了执法证。二是县委县政府精心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全面抓好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传达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对本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确定一名主要领导具体负责,明确职责,细化任务,抓好落实。 在此基础上,坚持先行试点、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原则,把韩集镇食品药品监管所作为样板点,从硬件、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入手,精心打造,树立标杆,让大家跟着走,有效提升了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抓宣传,培训动员到位
我们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借助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等平台,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一是印发《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5.6万份,重点宣传安全饮食、用药安全知识、曝光违法案例,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常识,激发了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监管的良好氛围。二是我们注重能力素质提升,先后举办执法人员培训、从业服务人员培训、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工作人员培训、全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专家巡讲等培训活动四期,特别是专门邀请州局业务骨干,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农村集体聚餐、食品药品稽查办案、食品快速检测等十个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培训人数达1150人次。三是认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坚持每季度在各大集镇开展一次巡回宣传活动。我县在宣传工作中做到了“六进”(即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宗教场所、进村社、进集贸市场)。通过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升了全县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营造了食品药品安全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四、抓创新,责任靠实到位
我们把靠实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作为落实工作的根本保障。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意识,按照“属地管理、区域负责、人员定岗、责任到人”的要求,严格界定监管责任和责任范围,做到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和检验职责,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对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半年一考核、年终全面考核”的考评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排名靠后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连续两次排名靠后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副所长进行约谈。实行食品药品片区化监管责任。将全县25个乡镇划分为北塬片区、莲花片区、黄泥湾片区、韩集片区、新集片区、马集片区、尹集片区、漫路片区8个片区,由县食药局科级领导分片负责,干部具体包乡,责任到岗到人。实行“局所联动、所所联动”监管机制。在坚持抓好每月一次常规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创新监管方式,每季度在公路沿线各大集镇、城乡结合部开展一次局所联动的专项检查整治和所所联动的专项稽查办案,集中人力、时间,主攻监管难点,有效有力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形成了震慑,提升了监管效能。同时,积极联动农业、畜牧、质监、商务、工商、公安等部门,整合检测资源,加大食品药品抽检力度,确保监督检查无盲区、无死角。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与辖区范围内所有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或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自查整改和监督检查双向责任制,强化企业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努力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共治的新格局。
五、抓关键,督促监管到位
我们把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及其重要岗位的从业人员作为监管的重点和关键,坚持问题导向,风险管控、全程监管,信息公开的工作原则,制定工作计划,均衡安排工作力量,根据县域内食品药品经营企业规模和产品风险程度,落实网格化、痕迹化监管措施,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制度。对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企业和单位,增加检查频次,以监管的“常态化”促进“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抓关键环节,对食品生产经营、餐饮服务、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实行“分类清单式”的工作方法,列出每月的工作重点,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在食品生产环节,开展重点品种专项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把好源头关。在食品销售环节,开展儿童食品市场、元旦春节食品市场、粮油市场、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抓好监督管理。在食品餐饮环节,开展小餐饮整治行动、学校及其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专项整治。在药械经营使用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环节,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违法违规行为,督促企业规范内部管理。抓关键领域,针对农村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较低、集体聚餐安全隐患较多的实际,加大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化农村集体聚餐报告登记、流动厨师管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对50人以上农村集体聚餐实行备案登记制度,与主办人和流动厨师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截止目前,共登记备案2685次,全部发放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告知书》,签订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并进行了现场指导。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率达到96%。为145名流动厨师办理了健康证。去年一年,全县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样45个批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100个批次、食品快速监测596个批次、餐饮具消毒监测485个批次,立案查处食品药品案件58件,收缴罚没款近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