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 正文

坚定信心 锐意进取 讲好中国人大故事——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综述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3-14 09:41:19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已经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3月9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

  3月10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甘肃代表团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

  中国人大好故事精彩连连看,代表纷纷点赞。

  中国人大好故事续写新篇章,代表纷纷建言。

  人大代表一致认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于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保证了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人大代表说,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把坚持党中央的领导贯彻于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体现了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一是立法工作取得重要成果,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了法律保障。二是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实行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健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等重大举措,维护了宪法和国家法制尊严。三是支持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效,保证了重大改革举措于法有据、顺利实施。四是强化执法监督工作,突出了推动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和以社会关切来谋划和推进监督工作。

  有代表认为,过去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体现了务实创新,成绩单可圈可点,尤其是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工作,巩固拓展议会机制交流,扎实推进议会多边外交,密切各层次友好往来,把中国人大好故事讲到了全世界,用中国人大好故事体现了大国风范。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立法工作,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畅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渠道;在做好对外交往、新闻宣传、理论研究等工作和加强自身建设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人大代表认为,报告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从四个方面对今年的人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既涵盖立法监督、又涉及代表工作;既涵盖理论宣传、又涉及自身建设。特别是把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今年常委会重点工作来谋划和推进,非常接地气、顺民意,非常具体实在,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必将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的胜利发挥重要作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制定5部法律、修改37部法律和1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通过8个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这是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交出的“数字答卷”。

  报告中说,常委会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着力推进重点领域立法,立法工作呈现出数量多、分量重、节奏快的特点,取得了一批新的重要成果,支持和推动了改革发展稳定。

  有媒体梳理发现,“突出重点、强化宪法、改革依法”成为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关键词。

  审议时,有代表指出,30多页的工作报告,三分之一都在讲立法工作,2015年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数量非常多、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是民生领域的立法修法非常多,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等等,足以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原则。二是在推进简政放权方面,修改完善了很多法律,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很重要的法律保障。

  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高度重视,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发挥其直接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接地气的“直通车”作用。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其中之一就是甘肃省临洮县人大常委会。这让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很是自豪。

  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已经实施十多年,这一做法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认可并推广,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赞同。

  如何再谋立法工作新篇章?有代表指出,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特别是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方面的立法、修法工作要尽快列入立法议程。

  有代表建议,要更加重视法律的修改工作,特别是要对由行业部门牵头制定的法律进行梳理,及时修订,坚决打破部门利益,为简政放权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让基层有更多获得感。

  全国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地方人大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是代表们审议时的焦点问题。

  人大代表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加大对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培训力度,可考虑设立专门机构,为新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开展立法工作给予指导帮助。

  人大代表建议,受立法权限限制,地方立法空间过小,不利于各地经济社会管理工作需要,应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允许地方人大在立法中因地制宜、有所突破、更严更细。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政权安全和政权稳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有代表提出具体立法建议,希望尽快出台网络安全法。

  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督的刚性和实效性,是代表们常议常新的话题。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全年共检查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中,张德江委员长亲自担任检查组组长,带队赴地方开展监督检查,并在常委会会议上作执法检查报告,主持常委会联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这在全国人大历史上是第一次。

  全国人大常委会健全监督工作机制、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研究提出了《关于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意见》。2015年6月,常委会听取审议国务院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12月,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并结合审议报告进行了专题询问。这在人大监督工作方面是第一次。

  有代表建议,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方式很好,要进一步增强专题询问报道的公开性。积极探索开展质询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举措。

  针对监督工作落实不好、不够,流于形式等问题,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在增强监督效果上下功夫。要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解决有法不依问题。

  代表工作是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重要基础。一年来,有370多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300多名代表参加常委会执法检查活动,600多名代表分别参加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视察调研活动。

  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主席团交付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的521件代表议案,已全部审议完毕。大会期间代表提出的823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有关部门已经办理完毕并答复了代表。

  人大代表在对过去一年代表工作的成效点赞的同时,也对进一步强化代表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有代表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多组织人大代表,尤其是基层人大代表开展异地专题调研,开拓代表视野,提高代表履职实效。

  针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答复、轻办理现象,有代表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交办建议的环节中就要提出一定的办理要求。同时,要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满意度测评和反馈机制。张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