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专题询问助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3-25 09:45:23

  在2015年12月22日召开的甘肃省舟曲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舟曲县人大常委会就教育工作开展了专题询问。这是舟曲县人大常委会在时隔3年之后对教育工作再次开展的专题询问。

  视察  查找教育工作短板

  学校主要负责人行政化管理、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教学水平普遍较差、县城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学前教育总体滞后……这是舟曲县教育工作存在的部分问题,这些问题一直牵动着广大群众和人大代表的心。

  为破解教育发展难题而出谋划策,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舟曲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和人大代表的呼声和关切,决定组织部分县人大代表对全县教育工作开展视察。为了使视察更加凸显成效,视察组中有10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大代表。2015年11月中旬,由部分州、县、乡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对县一中、县二中、县藏中、城关九年制学校、老城区幼儿园、曲瓦学区、八楞学区、拱坝学区等八所学校(学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2015年12月初,舟曲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主任会议听取审议了视察报告。会议认为,3年来,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下滑的势头已基本扭转,实现了逐年提升,但是总体上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此,常委会决定对全县教育工作再次开展专题询问,并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

  提问  传递压力与责任

  “在视察中发现,学校领导班子尤其是各学区校班子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校长考核制度还不完善,校领导班子行政化,教育教学管理弱化。请问,如何理顺各学区校长的管理体制?”询问会一开始,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永海首先发问。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打好组合拳。一是在聘任校长时,广泛征求学校教职工和县教育局意见,力争将懂教育、会管理的教职工推荐到教育管理岗位;二是由乡镇负责学校及校长的行政化管理,由教育局负责学校的业务管理、教师培训等,形成明确的管理体制;三是积极建议县委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落实校长岗位津贴补贴,做到有进有出、任人唯贤;四是建立后备校长人才储备库,将热心教育事业、理论深厚、意识领先、思想活跃、业务精通的教职工列入储备库,为选拔校长提供更大空间。”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杨尤荣接过问题,诚恳作答。

  “总是听到有人说‘缺老师’,真的缺吗?我看不见得。从全县来看,教师队伍人数不少,基本够用,所谓的‘缺’,在我看来是结构性的‘缺’,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乡村小学音、体、美、藏语文等专业老师不足的问题?”杨尤荣的话音刚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旦别的问题就接踵而来。

  “如何搞好教师教育教学培训方面的工作?”

  “怎样解决教师职称评定困难的问题?”

  ……

  两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视察组成员围绕全县各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存在的13个突出问题提出了询问,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进行了回答。询问者问出了责任、问出了压力,应询者答出了措施、答出了承诺,促进全县教育快速均衡发展的诸多共识在红脸出汗、紧张严肃的氛围中渐渐形成。

  期待 出真招见实效

  10名从事教育工作的视察组成员、10名县乡学校校长、5名退休教师、5名学生家长代表全程参与听取了专题询问,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惠英关注着问答的每一个细节。会后,她深有感触地说:“这次专题询问所提的问题,的确是当前全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期盼政府能多想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千方百计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们好上学、上好学。”

  “我们期待政府及相关部门兑现今天的承诺,尽快解决好全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给百姓一个满意的回答。”视察组成员吴晓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教育是不能等待的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众望所归。如果政府能把专题询问的承诺和意见建议落到实处,舟曲的教育事业肯定会越来越好。”退休教师肖宁汉如是说。

  “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最大的民生。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然而,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不是一年两载就能改善的。今天提出的问题只是群众反映较为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更多现实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分析研究,循序渐进加以统筹解决。”询问会结束时,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永海的一席话道出了专题询问的目的和意义。郭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