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玄马镇:力创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标本”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4-15 10:56:20

  近年来,甘肃省庆城县玄马镇人大积极创建“作为在人大、活力在人大、魅力在人大”模式,乡镇人大工作不断有新意、有特色,激发出新活力,展现出新作为,催生了乡镇人大工作新气象。

深耕细作 种好“责任田” 作为在人大

  “乡镇人大是最基层的基础,发挥好乡镇人大作用,镇党委责无旁贷!”谈到乡镇人大工作,玄马镇党委书记袁博掷地有声。镇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如何开展好乡镇人大工作,“作为在人大、活力在人大、魅力在人大”模式创建出炉。

  玄马镇人大找准坐标,按照“统一部署、典型示范、全面推进、巩固提高、检查验收”的步骤有序推进。设立了镇人大办公室,做到人大主席专职专责,实现了机构不虚位。选配了1名副主席和2名专职工作人员,充实了人大干部队伍。设立了联系群众的电子邮箱,开通代表联络QQ群、乡镇人大QQ群,“一网二平台”让乡镇人大工作驶上了信息高速路。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配置了电脑、档案柜、办公桌等必要设施,代表大会议事、执法检查、调研视察、代表联系群众、建议办理、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守则等各项规章制度上纲上墙。档案柜里整齐摆放着代表履职的各类台账档案、代表大会的各类资料。“镇里最好的办公室就是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玄马镇人大专职干部杨鸿超一脸自豪地说。

借好东风 用足新机制 活力在人大

  2015年8月,中共中央转发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后,乡镇人大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期和重要机遇期。怎样“借好东风”,用足用活“尚方宝剑”?玄马镇人大出台了三项机制,为镇人大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代表活动常态化机制。开展“每名人大代表每季度联系走访一次选民、接待一次人民群众、参加一次代表小组集体活动,每年至少提出一条建议、至少为群众做一件实事、向选民报告一次履职情况”为内容的“六个一”活动。每月代表均回原选区走访联系选民,征求意见建议,并发放民情联系卡;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设立民意接待窗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形成代表建议意见通过镇人大转交政府部门办理。活动开展以来,各级人大代表共走访联系接待选民121人次,拉近了与选民的距离。

  建议办理督查机制。制定了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流程,建立了“镇党委加强领导、镇直部门分工、代表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代表建议“大督办”格局,实现了“代表建议一件不少、承办单位一个不漏”的良好局面。2015年以来,收集意见建议200多件,当场解决140件,剩余的建议经梳理由镇级和县级相关部门办理。目前,已全部办结,并答复了代表。

  代表评议镇直部门工作机制。镇人大每年两次组织人大代表对镇直部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文明、小城镇建设、阳光低保等全镇重点工作都纳入人大视察和评议的范围,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镇工作的开展,促进了部门工作水平的提高。

强基固本 注入新元素 魅力在人大

  加强自身建设,是打通“最后一公里”、做好镇人大各项工作的保证。玄马镇人大出台了《人大主席团闭会期间工作职责》、《闭会期间主席团会议制度》,在加强对代表和工作人员学习培训的同时,将全镇53名人大代表划分为4个代表小组,建成了4个代表小组活动室。依照法律程序开好人代会,健全议事规则,完善审议程序,对人代会文件及时归纳、立卷和汇编。

  突出代表的主体地位,每年开展履职培训,组织驻地代表积极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类学习活动,到兄弟县乡学习观摩,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充分挖掘代表潜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调动人大干部积极性,玄马镇人大以“培养人、锻炼人、发展人”为导向,为干部成长打造“强磁场”,开展了学习考评、交流观摩、读书演讲等活动,提升了人大干部的综合素质,连续多年均有人大干部输送到党委政府重要岗位任职,增强了人大干部的自豪感、责任感,坚定了做好人大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提升了镇人大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玄马镇人大“升级版”模式创建工作正在不断探索中前行。朱禧 朱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