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人大代表建言食品安全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4-15 11:02:42

  “我们村子每隔一段时间,尤其是天黑的时候,就会出现流动送货车,为小卖部批发来源不明的食品。这些食品价格便宜,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希望相关部门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查处流窜商贩的假冒伪劣食品。对于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加大违法追究力度。”在甘肃省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食品安全法专项执法检查座谈会上,县人大代表代中峰说。

  近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带领执法检查组,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该县各乡镇及部分村社,通过座谈汇报、查阅资料、实地察看、走访调查等方法,对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邀请市县人大代表参加检查,听取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让代表在广泛参与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检查现场,代表们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本县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建立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农村的集贸市场,尤其在春节前后,会出现各种品牌的低价奶制品、饮料。据了解,这些都是外地牌照车辆运输来的。不法商贩利用节假日间隙,避开工商部门的监管,为各摊点低价批发奶制品和饮料。拿杏仁露来说,同一牌子的杏仁露在市场上销售的就有好几种,很多只是在包装盒上加了个小商标,换了个代言人,如果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但质量上却存在很大差别。”在对该县古城镇百货商店进行检查时,县人大代表罗华说,“食药监等部门应加大节日期间的专项检查,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使食品安全的宣传常态化。要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基层民众展开‘地毯式’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群众对食品的真假辨别能力。”

  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零容忍”黑作坊,从源头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在谈及黑作坊治理和农村家庭宴席备案时,代表们纷纷建议:应该充实基层食品安全领域执法力量,无论是在队伍建设、软硬件设施还是经费保障方面,都应有所突破。要充分重视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使其在农村家庭宴席备案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对于缺乏诚信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黑窝点”,要公开曝光,坚决取缔,做到“零容忍”,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加强食品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我也有属于自己的食品生产厂。我认为,生产者最重要的是有良心、有社会公德心,要用良心生产食品,毕竟食品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我建议,对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开展诚信经营教育,进一步加强食品行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提高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生产者生产健康、符合标准的食品,经营者不采购、不销售不符合相关标准的食品,我们的食品就安全了。”在检查静宁县陇东食醋厂时,静宁县城川乡人大代表马红子说。

  针对马红子代表提出的这一建议,雷旺盛代表补充道:“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具体的食品行业诚信生产、诚信经营规范,建立严格的失信处理制度,提高食品行业生产经营失信违法成本,对失信者、违法者实行重点监管。”

  检查结束时,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各位代表将全县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毫不掩饰、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非常值得肯定。针对这些意见建议,检查组将认真整理归纳,研究起草检查报告,形成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提交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为县委科学决策、安排部署下一步全县食品安全相关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各部门要以这次执法检查为契机,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加强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人大代表自觉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来,共同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贾成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