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宁:乡镇(街道)人大工作亮点纷呈
稿件来源:人民之声报 发布时间:2016-04-26 10:03:39
2015年以来,甘肃省静宁县各乡镇(街道)人大在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和各乡镇中心工作,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可谓亮点纷呈。
亮点一 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为了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在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指导下,各乡镇(街道)人大普遍按照宪法、组织法和《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建立了《乡镇人大主席工作职责》《乡镇人大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代表视察、调研和检查制度》《“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了议事有章可循、活动有规可依,夯实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基础。各“人大代表之家”也普遍制定了代表学习、活动考勤、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等制度,建立了“两本三簿”等基础资料,保证了代表之家正常有序开展活动。
亮点二 工作力量得到充实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积极与县委协调沟通,选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精神状态好、法制意识浓、后发潜力大的年轻同志担任乡镇人大主席,同时特别注重乡镇人大主席的培养、成长。2013年以来,先后有6名人大主席转任乡镇党政正职,11名人大主席调进城区单位任职。各乡镇(街道)为人大办公室配备了至少1名专职工作人员,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对人大主席和人大专职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今年已组织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和工作人员赴泾川考察、学习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并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增强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和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亮点三 阵地建设规范完善
静宁县各乡镇(街道)按照“六有”要求,建立了规范的乡镇(街道)人大办公室,购置配备了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并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指导建成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的“人大代表之家”94个,其中乡镇、街道25个,村级69个。同时,各乡镇人大依据甘肃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参照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制度,制定了专门的工作、学习、议事制度和人大主席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乡镇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
亮点四 工作经费全面落实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衔接、协调,今年县财政按照每个乡镇(街道)每年5000元和1万元的标准落实了工作经费和人代会经费,按照县人大代表每人每年1000元、乡镇人大代表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落实了代表活动经费。静宁各乡镇(街道)坚持将人大各类工作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有效保障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顺利开展。
亮点五 代表活动有序开展
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和“人大代表之家”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静宁县各乡镇(街道)人大认真履行职责,除依法组织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之外,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借助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等载体,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的视察、调查、执法检查活动,加强对乡镇政府及有关职能站所工作的监督,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5年以来,静宁县乡镇人大共开展视察、检查20多次,对10多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收到了较好成效。一些乡镇人大还把群众普遍关注的小城镇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安全饮水以及道路养护等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有声有色的调查、视察等监督活动,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陈雄
亮点一 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为了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在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指导下,各乡镇(街道)人大普遍按照宪法、组织法和《甘肃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要求,建立了《乡镇人大主席工作职责》《乡镇人大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代表视察、调研和检查制度》《“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等规章制度,做到了议事有章可循、活动有规可依,夯实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基础。各“人大代表之家”也普遍制定了代表学习、活动考勤、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等制度,建立了“两本三簿”等基础资料,保证了代表之家正常有序开展活动。
亮点二 工作力量得到充实
近年来,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积极与县委协调沟通,选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精神状态好、法制意识浓、后发潜力大的年轻同志担任乡镇人大主席,同时特别注重乡镇人大主席的培养、成长。2013年以来,先后有6名人大主席转任乡镇党政正职,11名人大主席调进城区单位任职。各乡镇(街道)为人大办公室配备了至少1名专职工作人员,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提供了人员保障。
静宁县人大常委会注重加强对人大主席和人大专职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今年已组织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和工作人员赴泾川考察、学习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并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增强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和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亮点三 阵地建设规范完善
静宁县各乡镇(街道)按照“六有”要求,建立了规范的乡镇(街道)人大办公室,购置配备了桌椅、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并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指导建成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的“人大代表之家”94个,其中乡镇、街道25个,村级69个。同时,各乡镇人大依据甘肃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参照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制度,制定了专门的工作、学习、议事制度和人大主席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乡镇人大工作规范化水平。
亮点四 工作经费全面落实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静宁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衔接、协调,今年县财政按照每个乡镇(街道)每年5000元和1万元的标准落实了工作经费和人代会经费,按照县人大代表每人每年1000元、乡镇人大代表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落实了代表活动经费。静宁各乡镇(街道)坚持将人大各类工作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有效保障了乡镇(街道)人大工作顺利开展。
亮点五 代表活动有序开展
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和“人大代表之家”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静宁县各乡镇(街道)人大认真履行职责,除依法组织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之外,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借助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等载体,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代表开展闭会期间的视察、调查、执法检查活动,加强对乡镇政府及有关职能站所工作的监督,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5年以来,静宁县乡镇人大共开展视察、检查20多次,对10多部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收到了较好成效。一些乡镇人大还把群众普遍关注的小城镇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安全饮水以及道路养护等问题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有声有色的调查、视察等监督活动,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陈雄